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王士禎的《新淦道中懷門人林公韞兼寄丁雁水》
全文:
七載相思木蘭道,那知相見郁孤台。
江湖澒洞扁舟遠,賓主東南一代才。
伏雨闌風朝復暮,滄波白鳥去還來。
三洲不共窪樽飲,懷抱何因得好開。
參考注釋
三洲
(1).指傳說中的 蓬萊 、 方丈 、 瀛洲 三仙山。 明 高啟 《次韻酬張院長見貽太湖中秋玩月之作》:“若上 洞庭 看玉鏡,兩山應是勝三洲。”
(2).歌曲名。《舊唐書·音樂志二》:“《三洲》,商人歌也。商人數行 巴陵 三江 之間,因作此歌。”參見“ 三洲歌 ”。
不共
(1).不恭。共,“ 恭 ”的古字。《左傳·僖公二十七年》:“公卑 杞 , 杞 不共也。” 杜預 註:“共音恭,本亦作恭。”《管子·四稱》:“不與善人,唯其所事。倨敖不共,不友善士。” 明 劉基 《三月癸酉大雨震電庚辰大雨雪》:“抑小民之失其所,而祭祀之不共歟,何上天降鑒之若是也。”
(2).不具備。《國語·魯語下》:“具舟除隧,不共有法。” 韋昭 註:“共,具也。”
(1).不與,不和。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不共你搖嘴掉舌,不共你鬦爭鬦合。”
(2).不同。 宋 孫光憲 《上行杯》詞:“臨極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
窪樽
亦作“ 窪尊 ”。 唐 開元 中 李适之 登 峴山 ,見山上有石竇如酒尊,可注斗酒,因建亭其上,名曰“窪樽”。 唐 顏真卿 《登峴山觀李左相石樽聯句》:“ 李公 登飲處,因石為窪樽。”後因稱形狀凹陷、可以盛酒的山石為“窪樽”。亦借指深杯。 唐 白居易 《雙石》詩:“窪樽酌未空,玉山穨已久。” 宋 蘇軾 《和<歸去來兮辭>》:“挹吾天醴,注之窪樽。” 宋 姜夔 《永遇樂·次韻辛克清》詞:“卻不如窪尊放滿,老夫未醉。” 清 杜岕 《葉桐初五十》詩:“ 太湖 似明鏡, 林屋 鑿窪樽。”
懷抱
胸懷
多年來她生活在她的家庭的懷抱中
何因
什麼緣故,為什麼。《周書·薛善傳》:“時 晉公 護 執政,儀同 齊軌 語 善 云:‘兵馬萬機,須歸天子,何因猶在權門。’” 唐 韋應物 《淮上喜會梁川故人》詩:“何因北歸去, 淮 上對秋山。” 宋 葉適 《寄呂巽伯換酒亭》詩:“自可全將醒前了,何因偏向醉中逃!”
王士禎名句,新淦道中懷門人林公韞兼寄丁雁水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