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屠約的《題高尚書夜山圖》
全文:
李侯登樓見明月,清景曾持向人說。
高侯欣然為作圖,剡藤半紙吞吳越。
西風八月天氣涼,白露亂下濃如霜。
萬井鱗鱗閟蟻穴,群峰點點陳雁行。
鳳皇翱翔貙虎踞,鬥牛光射潛蛟怒。
方驚畫色辨羽毛,尚覺遠林帶煙霧。
嵯峨孤塔撐雲霄,坐令旺氣東南銷。
玉宇璚樓在何許,高低草樹寒蕭蕭。
陰陽剖割太朴散,天地悠悠昏復旦。
江山千古月千古,中秋看月人幾換。
丹青之筆何代無,此夜此山應難摹。
侯能胸次發新意,傾泄造化皆無餘。
二公生來不同地,燕魯相望各千里。
偶然一笑吳山顛,城市明日傳清事。
清事城中人得知,造化妙處神莫窺。
唐人兼重廣文畫,輞川況有摩詰詩,李侯李侯君寶之。
參考注釋
欣然
非常愉快地
欣然受邀
欣然規往。——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宋將軍欣然曰。—— 明· 魏禧《大鐵椎傳》
為作
(1).造作;做作。 漢 王符 《潛夫論·賢難》:“豕俛仰嚘咿,為作容聲,司原愈益珍之。” 唐 柳宗元 《辯<列子>》:“其文辭類《莊子》,而尤質厚,少為作。” 元 無名氏 《替殺妻》第三折:“那婆娘打扮來便似女猱,全不似好人家苗條,上墳處説不盡喬為作。”
(2).猶作為;行為。 唐 李翱 《去佛齋論》:“使佛生於中國,則其為作也必異於是。”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風俗習慣道德宗教趣味好尚言語暨其他為作,俱欲去上下賢不肖之間,以大歸乎無差別。”
剡藤
剡溪 出產的藤可以造紙,負有盛名。後因稱名紙為剡藤。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紙則有 越 之剡藤苔牋。” 宋 蘇軾 《六觀堂老人草書》詩:“蒼鼠奮髯飲松腴,剡藤玉版開雪膚。”《初刻拍案驚奇》卷九:“即席賦成,拂拭剡藤,揮灑晉字。”
半紙
片紙。《宋書·廬江王褘傳》:“公( 劉褘 )未曾有一函之使,遺半紙之書,志棄五弟,以餌讎賊。”《新唐書·蕭銑傳》:“且吾先人國於此,若徇其請復 梁 祚,因以半紙檄召羣盜,誰敢不從?” 金 元好問 《雜著》詩:“半紙虛名百戰身,轉頭高塚臥麒麟。”
吳越
(1). 春秋 吳國 與 越國 的並稱。《國語·吳語》:“不修 方城 之內,踰諸夏而圖東國,三歲於 沮 汾 以服 吳 越 。”
(2). 吳 越 兩國時相攻伐,積怨殊深,因以比喻仇敵。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當初指望做夫妻,誰知變成 吳 越 。” 元 關漢卿 《碧玉簫》曲:“休謊説,不索尋 吳 越 。喒,負心的教天滅。”《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我與你恩愛深重,教你穿在身上,恩將讎報,反成 吳 越 ?”
(3).指 春秋 吳 越 故地(今 江 浙 一帶)。 三國 魏 曹植 《責躬詩》:“甘赴 江 湘 ,奮戈 吳 越 。” 唐 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別》:“我欲因之夢 吳 越 ,一夜飛度 鏡湖 月。” 清 方文 《宋遺民詠·龔聖予開》:“往來 吳 越 間,傷心舊宗社。”
(4). 五代 十國之一。始祖 錢鏐 ,據有今 江蘇省 西南部、 浙江省 全部和 福建省 東北部,後降於 北宋 。《舊五代史·世襲傳二·錢鏐》:“ 梁祖 革命,以 鏐 為尚父、 吳越 國王。”
屠約名句,題高尚書夜山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