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如來禪,亦非第一義,更說什麼衲僧巴鼻

釋克勤偈五十三首·其十四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克勤的《偈五十三首·其十四》

全文:
粥足飯足,飽柴飽水。
廬陵米價高,山前麥熟未。
盡乾坤剎海,都盧是個自己。
撒放眉毛眼睫間,直得放光動地。
不是如來禪,亦非第一義,更說什麼衲僧巴鼻
爭如撒手懸崖,去卻藥忌,且唱個囉囉哩。

釋克勤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不是

(1)

錯誤;過失

是吾不是處。——清·林覺民《與妻書》

(2)

否定判斷

現在不是講話的時候

如來

佛的別名。梵語意譯。“如”,謂如實。“如來”即從如實之道而來,開示真理的人。又為 釋迦牟尼 的十種法號之一。《金剛經·威儀寂靜分》:“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南朝 宋 謝靈運 《廬山慧遠法師誄》:“仰弘如來,宣揚法雨;俯授法師,威儀允舉。”《西遊記》第七回:“眾神隨至 寳蓮臺 下啟知, 如來 召請。” 清 趙翼 《大石佛歌》:“是誰鑿破山骨裂,幻出如來身半截。”

第一義

(1).佛教語。指最上至深的妙理。也稱第一義諦、真諦、勝義諦。與世諦、俗諦或世俗諦對稱。《大乘入楞伽經·集一切佛法品》:“第一義者是聖樂處因言而入,非即是言。第一義者是聖智內自證境,非言語分別智境。言語分別不能顯示。”《壇經·付囑品》:“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但作如此見,即是真如用。” 唐 杜甫 《謁文公上方》詩:“願聞第一義,迴向心地初。”

(2).泛指最為重要的道理。 明 羅洪先 《論學書》:“力行是 孔 門第一義。” 魯迅 《熱風·隨感錄三十五》:“我有一位朋友說得好:‘要我們保存國粹,也須國粹能保存我們。’保存我們,的確是第一義。”

什麼

(1)

(2) 表示詢問某人、某物或某事的本身或性質

你從那裡得到了什麼訊息

(3) 表示詢問某物或某事的情況

告訴我你在找什麼

(4) 虛指,表示不肯定的事物

聞到一種什麼花香

(5) 表示否定

他算什麼,你竟掛念他

(6) 表示責難

你笑什麼?

(7) 表示詢問在它前面的詞或一系列的詞中所未包括的可能性

這是爬行動物、兩棲動物,還是別的什麼東西

(8) 表示驚訝或激動

什麼,不吃早餐啦!

(9) 一切事物

無論大地——生育一切的母親——出產什麼

(10) 用在“也”前,表示所說的範圍之內無例外

他什麼也不怕

(11) 用在“都”前,表示所說的範圍之內無例外

只要認真學,什麼都能學會

衲僧

和尚,僧人。 唐 黃滔 《上李補闕》詩:“諫草封山藥,朝衣施衲僧。” 元 薩都剌 《江城玩雪》詩:“舟子迷歸寒浦外,衲僧疑在白雲間。”《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況自此再三十年, 京 已壽登耄耋,更削髮披緇坐此洞中為衲僧耶?”

巴鼻

來由;根據。 宋 陳師道 《後山詩話》:“ 熙寧 初,有人自常調上書,迎合宰相意,遂丞御史。 蘇長公 戲之曰:‘有甚意頭求富貴,沒些巴鼻便姦邪。’”《水滸傳》第四五回:“這廝倒來我面前又説 海闍黎 許多事,説得個沒巴鼻。”《古今小說·裴晉公義還原配》:“那吏部官道是告敕、文簿盡空,毫無巴鼻,難辨真偽。” 周立波 《掃盲誌異》:“人家疑心不是沒有一點巴鼻的,螞蟻子不爬沒縫的磚牆。”

釋克勤名句,偈五十三首·其十四名句

詩詞推薦

不是如來禪,亦非第一義,更說什麼衲僧巴鼻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