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自高旻寺行宮再游平山堂即景雜詠六首·其一》
全文:
前朝煙棹寧耽玩,供帳因他率已陳。
自是晴明山色好,重教游騎策高旻。
參考注釋
前朝
以前。 三國 魏 曹操 《讓縣自明本志令》:“前朝恩封三子為侯,固辭不受。” 元 王禎 《蠶連詩》:“前朝繭如山,今朝卵如粟。” 明 高啟 《夢歸》詩:“覺來不見家人面,恰似前朝始別時。”
(1).過去的朝代。 唐 劉禹錫 《楊柳枝詞》之一:“請君莫唱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醒世恆言·汪大尹火焚寶蓮寺》:“在城有個 寳蓮寺 。這寺從前朝至今,累世相傳,房廊屋舍,數百多間,田地也有上千餘畝。”《紅樓夢》第四回:“只不過將些《女四書》、《列女傳》讀讀,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這幾個賢女便了。” 清 唐才常 《感懷》詩:“年來莫問前朝事,曾否當筵借箸籌。”
(2).上一朝代。《南史·檀道濟傳》:“ 道濟 立功前朝,威名甚重。”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楔子:“夫主姓 崔 ,官拜前朝相國。”
(3).前殿,正殿。《續資治通鑑·宋太宗淳化二年》:“今之 文德殿 ,即 唐 之 宣政殿 也,在 周 為中朝,在 漢 為前朝,在 唐 為正衙。”
煙棹
亦作“煙棹”。指煙波中的小舟。 唐 司空圖 《淅川》詩之二:“從他煙棹更南去,休向津頭問去程。” 宋 蘇軾 《僧圓澤傳》:“﹝牧童﹞又歌曰:‘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 吳越 山川尋已遍,卻回煙棹上 瞿塘 。’”
耽玩
亦作“ 耽翫 ”。專心研習;深切玩賞。《三國志·吳志·士燮傳》:“耽玩《春秋》,為之註解。”《晉書·皇甫謐傳》:“耽翫典籍,忘寢與食,時人謂之‘書淫’。”《太平廣記》卷五三引 唐 穀神子 《博異志·楊真伯》:“幼有文,性耽翫書史,以致忘寢食。” 宋 葉適 《包顒叟墓記》:“退而教子讀書,擇古人之義,耽玩傳寫,申論反覆,陶然有以自樂。” 清 陳田 《明詩紀事戊籤·皇甫涍》:“與 蔡 王 二行人廣搜六代之詩,披味耽翫,稍回舊好,雅許 昌穀 。”
供帳
亦作“ 供張 ”。1.陳設供宴會用的帷帳、用具、飲食等物。亦謂舉行宴會。 漢 班固 《東都賦》:“爾乃盛禮興樂,供帳乎 雲龍 之庭。”《漢書·張延壽傳》:“上為 放 供張,賜甲第,充以乘輿服飾。” 唐 許敬宗 《奉和聖制送來濟應待》詩:“萬乘騰鑣驚歧路,百壺供帳餞離宮。”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二:“ 元豐 八年之元日,適大朝會,有司宿供帳,設輿輅、儀物於 大慶殿 下。”《明史·海瑞傳》:“曩 胡公 按部,令所過勿供張。”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二部分一:“沿路州縣除供張之外,還須修治道路。”
(2).指供宴飲之用的帷帳、用具、飲食等物。 晉 張協 《詠史》詩:“朱軒曜金城,供帳臨長衢。” 唐 韓愈 《送楊少尹序》:“昔 疏廣 受 二子,以年老,一朝辭位而去,於時公卿設供張,祖道都門外。” 梁啓超 《變法通議·論變法不知本原之害》:“ 德 之官吏及各廠主人,盛設供帳,致敬盡禮,以相款讌,非有愛於相國也。”
(3).僧尼呈報名冊於官府。《佛祖統記》卷四十:“﹝ 開元 ﹞十七年,勅天下僧尼,令三歲一造籍。供帳始此。”
乾隆名句,自高旻寺行宮再游平山堂即景雜詠六首·其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