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訓三遷舊,家聲五桂香

吳當史指揮作堂學傍名泮鄰

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吳當的《史指揮作堂學傍名泮鄰》

全文:
旌棨將軍第,今聯孔子堂。
泮泉通射圃,庭草映宮牆。
義訓三遷舊,家聲五桂香
城南天咫尺,駐屐許相將。

吳當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義訓

(1).大義的垂訓。 晉 杜預 《<春秋經傳集解>序》:“曲從義訓,以示大順。”

(2).泛指教誨。 宋 曾鞏 《代皇太子免延安郡王第一表》:“而況皇帝陛下處父子之間,常先義訓,君臣之際,每狥公言。” 元 郝經 《渾元劉先生哀辭》序:“格言義訓,雖屢得聞,而頑鈍椎魯之資,桿棘而不入。”

(3).對字義、詞義的解釋。別於“音訓”、“形訓”而言。《新唐書·儒學傳上·孔穎達》:“ 穎達 與 顏師古 、 司馬才章 、 王恭 、 王琰 受詔撰《五經義訓》,凡百餘篇。” 清 龔自珍 《古史鉤沉論三》:“將欲更 漢氏 也,羣師互有短長,非深於義訓,勇於割聞者,不能也。”

三遷

(1).相傳 孟軻 幼年時,鄰里環境不好, 孟母 三次遷居,使 軻 得到比較好的學習環境。事見 漢 劉向 《列女傳·鄒孟軻母》、 漢 趙歧 《孟子題辭》。後常以“三遷”為頌揚母教之詞。 宋 葉適 《朱文昭母楊氏輓詞》:“義並三遷峻,書成百卷長。” 清 錢謙益 《南京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董繼周授承德郎制》之五:“三遷之教既成,而一日之養不逮。”

(2).三次遷徙。《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論》:“ 范蠡 三遷,皆有榮名。” 清 黃遵憲 《潮州行》:“一夕輒三遷,蹤跡無定所。”

(3).三次升遷。 宋 俞文豹 《吹劍外錄》:“ 趙忠肅 號 得全 ,宗 伊川 之學,由司諫三遷至大用。”

家聲

家庭的名聲

五桂

舊稱進士登第為折桂。五桂,對親族五人相繼登科的美稱。 宋 王應麟 《國小紺珠·氏族·五桂》:“ 范致君 、 致明 、 致虛 、 致祥 、 致厚 ,相繼登第,有 五桂堂 。” 宋 竇禹鈞 之子 儀 儼 侃 偁 僖 ,皆相繼登科, 馮道 嘗贈詩美之云:“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見《宋史·竇儀傳》。 元 曹之謙 《趙吉甫種德園》詩:“從今不羨 燕山 竇 ,五桂聯芳老一椿。”

吳當名句,史指揮作堂學傍名泮鄰名句

詩詞推薦

義訓三遷舊,家聲五桂香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