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洪芻的《擬峴台》
全文:
崇台面空闊,遠眺真高明。
一水來朝宗,灣環抱荒城。
連山頗偃蹇,卻略倚翠屏。
緬懷青溪上,興與峴山並。
客從豫章來,及此春服成。
公子有好懷,良人及茲登。
初筵挹溪光,中觴聞雨聲。
翠幄列茂樹,金沙漲回汀。
鷗鳥舞不下,漁舟縱復橫。
尚恨夜氣斂,不見白月生。
信美非吾土,少留空復情。
參考注釋
連山
(1).古《易》名。《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 賈公彥 疏:“其卦以純艮為首,艮為山,山上山下是名連山,雲氣出內於山,故名《易》為《連山》。” 唐 韓愈 《毛穎傳》:“﹝ 蒙恬 ﹞召左右庶長與軍尉,以《連山》筮之,得天與人文之兆。” 羅惇曧 《文學源流·三代以上文學》:“《連山》、《歸藏》,簡編並沒。”
(2).連綿的山嶺。 南朝 梁 吳均 《至湘洲望南嶽詩》:“重波淪且直,連山糾復紛。” 唐 王維 《終南山》詩:“ 太乙 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宋 蘇轍 《同王適賦雪》:“重樓復閤爛生光,絶澗連山漫不見。”
(3).滿山。 唐 盧綸 《春日臥病示趙季黃》詩:“黃埃滿市圖書賤,黑霧連山虎豹尊。” 清 王凱泰 《台灣雜詠》:“好竹連山覺筍香,馬蹄入市許先嘗。”
(4).見“ 連山眉 ”。
偃蹇
(1) 高聳
(2) 驕橫;傲慢
懼其偃蹇。——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那些督撫貴人點了點頭,他就得意的了不得,從此就故作偃蹇之態去驕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3) 困頓;窘迫
叔寶道:“小弟當時偃蹇。——《隋唐演義》
(4) 形容委曲婉轉的樣子
卻略
亦作“卻略”。1.山背隆起貌。 唐 杜甫 《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諸官》:“坡陁因厚地,卻略羅峻屏。” 仇兆鰲 註:“卻略,狀山背後擁。” 宋 范成大 《自石林回過小玲瓏》詩:“卻略巖岫杳,黝糾石牀怪。”
(2).退身。表謙恭。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 周王 既入,始至階頭,帝逆遣傳詔遏使就東廂。 周侯 未悟,即卻略下階。” 唐 顧況 《酬本部韋左司》:“卻略欲一言,零涕和酒飲。”
倚翠
(1).女子美好的眉色。 唐 高適 《秋胡行》:“妾本 邯鄲 未嫁時,容華倚翠人未知。”
(2).親近女性。 元 高文秀 《黑旋風》第三折:“小子 白衙內 ,平生好倚翠,拐了 郭念兒 ,一日七箇醉。”
洪芻名句,擬峴台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