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司空圖的《歌者十二首》
全文:
追逐翻嫌傍管弦,金釵擊節自當筵。
風霜一夜燕鴻斷,唱作江南袚禊天。
玉樹花飄鳳失棲,一聲初壓管弦低。
清回煩暑成瀟灑,艷逐寒雲變慘淒。
十斛明珠亦易拚,欲兼人藝古來難。
五雲合是新聲染,熔作瓊漿灑露盤。
不似新聲唱亦新,旋調玉管旋生春。
愁腸隔斷珠簾外,只為今宵共聽人。
十年逃難別雲林,暫輟狂歌且聽琴。
轉覺淡交言有味,此聲知是古人心。
五柳先生自識微,無言共笑手空揮。
胸中免被風波撓,肯為螳螂動殺機。
風霜寒水旅人心,幾處笙歌繡戶深。
分泊一場雲散後,未勝初*夜便聽琴。
自憐眼暗難求藥,莫恨花繁便有風。
桃李更開須強看,明年兼恐聽歌聾。
白雲深處寄生涯,歲暮生情賴此花。
蜂蝶繞來忙繞袖,似知教折送鄰家。
重九仍重歲漸闌,強開病眼更登攀。
年年認得酣歌處,猶恐招魂葬故山。
繞壁依稀認寫真,更須粉繪飾羸身。
淒涼不道身無壽,九日還無舊會人。
鶴氅花香搭槿籬,枕前蛩迸酒醒時。
夕陽似照陶家菊,黃蝶無窮壓故枝。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追逐
指迅速積極地追尋逃跑的東西
有如瘦狗追逐一些因受襲擊而哀鳴的小動物
管弦
亦作“ 管絃 ”。亦作“筦弦”。亦作“筦絃”。 1.管樂器與弦樂器。亦泛指樂器。《淮南子·原道訓》:“夫建鐘鼓,列管弦。”《漢書·禮樂志》:“為其俎豆筦弦之間小不備,因是絶而不為,是去小不備而就大不備,或莫甚焉。” 晉 張華 《情詩》之一:“終晨撫管弦,日夕不成音。” 明 王錂 《春蕪記·感嘆》:“三千珠履盈階陛,十二金釵列管絃。” 清 孫枝蔚 《村居雜感》詩之五:“長物吾家少,樽罍伴管絃。”
(2).指管弦樂。《漢書·禮樂志》:“和親之説難形,則發之於詩歌詠言,鐘石筦弦。” 唐 崔湜 《奉和春日幸望春*宮》:“庭際花飛錦繡合,枝間鳥囀管弦同。” 元 陳孚 《真定懷古》詩:“千里桑麻緑蔭城,萬家燈火筦絃清。” 宋 歐陽修 《採桑子》詞:“返照波間,水闊風高颺管絃。” 郭小川 《廈門風姿》詩之四:“聽, 南海 的濤聲如號角, 鷺江 的潮音如管弦。”
金釵
(1).婦女插於髮髻的金制首飾,由兩股合成。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詩之九:“還君金釵玳瑁簪,不忍見之益愁思。” 唐 溫庭筠 《懊惱曲》:“兩股金釵已相許,不令獨作空成塵。”《雍熙樂府·醉花陰·國祚風和太平了》:“兩行金釵,最宜素縞。” 清 黃遵憲 《九姓漁船曲》:“金釵敲斷都由我,團扇遮羞怕見郎。”
(2).借指婦女。 清 沉起鳳 《諧鐸·夢中夢》:“今富貴若此,何不廣列金釵,以充下陳。” 賀敬之 《放歌集·三門峽歌》:“烏雲遮明鏡,黃水吞金釵。”
(3).石斛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九。石斛》。
擊節
(1).謂出使。節,符節,使者的憑證。 晉 袁宏 《後漢紀·光武帝紀八》:“古之君子,遇有為之時,不能默然而止,擊節驅馳,有事四方者,蓋為斯也。”《宋書·庾登之傳》:“ 義熙 十二年, 高祖 北伐, 登之 擊節驅馳,退告 劉穆之 ,以母老求郡。於時士庶鹹憚遠役,而 登之 二三其心, 高祖 大怒,除吏名。”
(2).打拍子。 晉 左思 《蜀都賦》:“ 巴 姬彈弦, 漢 女擊節。”《晉書·樂志下》:“ 魏 晉 之世,有 孫氏 善歌舊曲, 宋識 善擊節唱和。” 唐 白居易 《琵琶行》:“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飜酒污。”
(3).形容十分讚賞。《三國志·蜀志·馬良傳》:“ 良 留 荊州 ,與 亮 書曰:‘……此乃管絃之至, 牙 曠 之調也。雖非 鍾期 ,敢不擊節。’” 宋 陳亮 《題<喻季直文編>》:“四君子者尤工於詩,余病未能學也。然皆喜為余出,余亦能為之擊節。”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葉生》:“闈後,索文讀之,擊節稱嘆。” 茅盾 《鍛鍊》八:“‘對,對!’ 謝林甫 這番話還沒完, 王保長 已經擊節讚賞起來。”
自當
自然應當。《東觀漢記·鄧禹傳》:“赤眉無穀,自當來降。”《水滸傳》第二回:“可放我過去,回來自當拜謝。”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布客》:“後勿復來,倘有事北往,自當迂道過訪。”
司空圖名句,歌者十二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