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衛宗武的《舟回自霅至黃橋負大作復反朱涇泊舟》
全文:
芒鞋遍踏苕溪岡,昌翔歸棹穿滄浪。
吾廬咫尺自可到,飛廉怒吼俄作狂。
濤頭掀舞勢欲立,紛紛雨霰來何滂。
河伯怙此賈其勇,杯水幾至傾倉皇。
急呼轉柂依古剎,道場千載揚靈光。
我今七十僅三到,更覺古檜蒼髯長。
應為船子笑寂寂,老無聞達徒奔忙。
明朝風靜日欲杲,載換衡宇升吾堂。
波濤蓋有起平地,覆車未必非康莊。
人生夷險與利鈍,惟有委順於旻蒼。
參考注釋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動
(2) 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3) 與人的關係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夷險
(1).平險。 三國 魏 曹操 《分租與諸將掾屬令》:“與諸將士大夫共從戎事,幸賴賢人不愛其謀,羣士不遺其力,是以夷險平亂,而吾得竊大賞,戶邑三萬。” 康有為 《大同書》辛部第二章:“莫不夷險,平難,除莽,滌穢,犂巢,掃穴,奔魑,走魅,成為都會,邑居相望。”
(2).平坦與險阻。《魏書·程駿傳》:“ 魏 昔與 燕 婚,既而伐之,由行人具其夷險故也。” 明 李東陽 《<北上錄>序》:“平生一二朋舊,或取而觀之,知道路之夷險,居起之勞逸。”《紅樓夢》第五十回:“坳垤審夷險,枝柯怕動搖。”
(3).指國運的平順與艱險。 晉 陶潛 《五月旦和戴主簿》詩:“遷化或夷險,肆志無窊隆。” 宋 王安石 《賀韓魏公啟》:“毀譽幾至萬端,夷險常持於一意,故四海以公之用舍一時為國之安危。”
(4).猶言正與偏。《隋書·天文志上》:“視日在傍而大,居上而小者,仰矚為難,平觀為易也。由視有夷險,非遠近之效也。”
(5).謂艱險。 晉 葛洪 《抱朴子·交際》:“又欲使悉得可與,經夷險而不易情,歷危苦而相負荷者,吾未見其可多得也。”《魏書·彭城王勰傳》:“﹝ 鹹陽王 禧 ﹞謂 勰 曰:‘汝非但辛勤,亦危險至極。’ 勰 恨之,對曰:‘兄識高年長,故知有夷險, 彥和 握蛇騎虎,不覺艱難。’” 前蜀 韋莊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詩:“國運方夷險,天心詎測量。”
(6).指險峻。 清 方東樹 《答葉溥求論古文書》:“天地、風雲、日星、河嶽、草木、禽獸、蟲魚、花石之高曠夷險、清明黲露、奇麗詭譎,一切可喜可駭之狀,以為之情。”
利鈍
(1) 鋒利與滯鈍
兵器各有利鈍
(2) 順利與困難
事先權衡利鈍
惟有
只有
我們都很高興,惟有他沉著臉
委順
(1).謂自然所賦予的和順之氣。《莊子·知北游》:“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順也。”
(2).順從。 唐 皮日休 《祀瘧癘文》:“柔佞之言,惑於君前,委順未足,國步移焉。”
(3).順應自然。 唐 白居易 《委順》詩:“宜懷齊遠近,委順隨南北。”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十:“﹝ 梁新 ﹞仕至尚醫奉御,有一朝士詣之, 梁奉御 曰:‘何不早見示?風疾已深矣,請速歸處置家事,委順而已。’” 明 高攀龍 《語》:“但知委順,而不知盡道,非知命者也。”
(4).舊指僧人之死。《景德傳燈錄·慧可大師》:“﹝ 翟仲侃 ﹞加師以非法,師怡然委順,識真者謂之償債。”
旻蒼
蒼天,上蒼。 明 吾邱瑞 《運甓記·翦逆聞喪》:“不能勾身生兩翅飛鄉邑,只落得淚暈雙眸泣旻蒼。”
衛宗武名句,舟回自霅至黃橋負大作復反朱涇泊舟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