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黃庭堅的《代書》
全文:
阿熊去我時,秋暑削甘瓜。
離別日月除,蓮房倒箭靫。
得書報平安,肥字如棲鴉。
汝才躍爐金,自必為鏌鋣。
窮年抱新書,挽條咀春葩。
弄筆不能休,屈宋欲作衙。
屈指推日星,許身上雲霞。
安知九天關,虎豹守夜叉。
祝田操豚蹄,持狹所欲奢。
文章六經來,汗漫十牛車。
譬如觀滄海,細大極龍蝦。
古人以聖學,未肯廢百家。
舊山木十圍,齋堂綠陰遮。
紅稻香盂飯,黃雞厭食鮭。
摩挲垂腴腹,頗復讀書耶。
念汝齒壯矣,無婦助烹茶。
父兄亦憐汝,須兒牧犬豭。
且伐千章木,贈行當馬檛。
贏糧果後時,定隨八月槎。
覺民在林中,丁丁聞兔罝。
奉身甚和友,乾父辦咄嗟。
台源吟松籟,先生岸巾紗。
留客醉風月,盤箸供柔嘉。
仍工朱絲弦,洗心拂奇邪。
孤臣發楚調,傾國怨胡笳。
把筆學周鼓,字形錐畫沙。
詩書乃宿好,不為蓬生麻。
元明祖師禪,妙手發琵琶。
已無富貴心,鼓吹一池蛙。
天民服農圃,頗復秋斂賒。
下田督未耘,入嶺按新畲。
悉力輸王賦,至今困生涯。
知命叔山徒,爐香嚴佛花。
惟思苾芻園,脫冠著袈裟。
起家望兩季,佩金蹋朝鞾。
嘉魚在南國,宗廟薦鱨鯊。
我為萬夫長,朝論不齒牙。
剌頭簿領中,蚤虱廢搔爬。
世累已纏縛,官箴易疵瑕。
何時煙雨里,驅羊入金華。
遣奴迫王事,不暇學驚蛇。
參考注釋
惟思
思慮。《漢書·天文志》:“夙夜惟思,殆繼體之君不宜改作。” 三國 魏 嵇康 《卜疑》:“況今千龍並馳,萬驥俱征;紛紜交競,逝若流星。敢不惟思,謀於老成哉!”
苾芻
亦作“ 苾蒭 ”。即比丘。本西域草名,梵語以喻出家的佛弟子。為受具足戒者之通稱。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僧訶補羅國》:“大者謂苾芻,小者稱沙彌。” 唐 白居易 《東都十律大德長聖善寺缽塔院主智如和尚茶毗幢記》:“前後講毗尼三十會,度苾蒭百千人。”《西遊記》第十三回:“﹝ 三藏 ﹞又念一卷《孔雀經》,及談苾蒭洗業的故事。” 章炳麟 《大乘佛教緣起考》:“時 阿難陀 與諸苾蒭在竹林園,有一苾芻而説頌曰:‘若人壽百歲不見白水鶴,不如一日生得見白水鶴。’”
脫冠
(1).脫帽。 唐 韓愈 《送惠師》詩:“脫冠翦頭髮,飛步遺蹤塵。”
(2).脫去冠冕。喻官吏去職。 南朝 宋 謝靈運 《九日從宋公戲馬台集送孔令》詩:“歸客遂海隅,脫冠謝朝列。” 唐 羊士諤 《息舟荊溪呈李功曹》詩:“勉君脫冠意,共匿無何鄉。”
袈裟
和尚披的法衣,由許多長方形布片拼綴而成
黃庭堅名句,代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