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楊弘道的《三奠子 遠遊 趙萬里據永樂大典八千八百四十》
全文:
嘆五材並用,水德靈長。
初泛濫,漸汪洋。
轉雷經灩*,濺雪下瞿唐。
才出險,吞漢沔,略沅湘。
發源湔道,東過維揚。
由有本,自無疆。
遠遊還故國,待渡立斜陽。
山煙紫,津樹綠,客心傷。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五材
亦作“ 五才 ”。1.五種物質。指金、木、水、火、土。《左傳·襄公二七年》:“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 杜預 註:“五材,金、木、水、火、土也。” 漢 焦贛 《易林·師之解》:“三德五才和合,四時陰陽順敍,國無咎災。”原註:“五才,金、木、水、火、土也。”
(2).五種物質。指金、木、皮、玉、土。《周禮·冬官·考工記》:“或審曲面埶,以飭五材,以辨民器。” 鄭玄 註:“此五材,金、木、皮、玉、土。”
(3).五種德性。《六韜·龍韜》:“所謂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勇則不可犯,智則不可亂,仁則愛人,信則不欺,忠則無二心。”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開國公行狀》:“公道凝三略,攻標五才。”
並用
同時使用
手腳並用
水德
古代陰陽家稱帝王受命的五德之一。謂以水而德王。《史記·秦始皇本紀》:“ 始皇 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 周 得火德, 秦 代 周 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漢書·郊祀志上》:“今 秦 變 周 ,水德之時。昔 文公 出獵,獲黑龍,此其水德之瑞。”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水德方衰,天命未改。”
靈長
廣遠綿長。 晉 袁宏 《後漢紀·獻帝紀一》:“夫天地靈長,不能無否泰之變;父子自然,不能無天絶之異。”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黜免》:“若 晉 室靈長,明公便宜奉行此詔。” 宋 范成大 《讀唐太宗紀·平內難》詩之三:“佐命諸公趣夜裝,爭言社稷要靈長。” 金松岑 《文學上之美術觀》:“遠古思邃,徵壽於鐘鼎;季近文敷,施藻於山嶽;鐘鼎靈長,故弘潤而簡貴;山嶽氣壯,乃肅括而華腴。”
(1).指人類。生物進化系統分類,最高的一類為靈長目,其中最進化的是人類。 魯迅 《墳·人之歷史》:“雖然,人類進化之説,實未嘗瀆靈長也。”
(2).引申為同類動物中出類拔萃的。 郭沫若 《女神·鳳凰涅槃》:“哈哈,鳳凰!鳳凰!你們枉為這禽中的靈長。”
楊弘道名句,三奠子 遠遊 趙萬里據永樂大典八千八百四十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