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孫應時的《挽方躬明運使》
全文:
經濟書生意,功名世路難。
三言能有虎,一簣不成山。
春雨淮田沃,秋風楚塞單。
空餘公認頃,往事杳誰攀。
參考注釋
三言
(1).三句話。《左傳·昭公十四年》:“ 平丘 之會,數其賄也,以寬 衛國 , 晉 不為暴。歸 魯 季孫 ,稱其詐也,以寬 魯國 , 晉 不為虐。 邢侯 之獄,言其貪也,以寬 魯國 , 晉 不為頗。三言而除三惡,加三利,殺親益榮,猶義也乎?”《呂氏春秋·慎小》:“ 齊桓公 即位三年,三言而天下稱賢,羣臣皆説。去肉食之獸;去食粟之鳥;去絲罝之網。” 高誘 註:“是三言也。”《宋史·蘇軾傳》:“臣之所欲言者,三言而已。願陛下結人心,厚風俗,存紀綱。”
(2).三個字。《戰國策·齊策一》:“ 齊 人有請者曰:‘臣請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請烹。’ 郭靖君 因見之。客趨而進曰:‘海大魚。’因反走。”
(3).指三言詩。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句》:“三言興於 虞 時,元首之詩是也。”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體》:“六言起於 漢 司農 谷永 ,三言起於 晉 夏侯湛 。”
(4).指 明 馮夢龍 纂輯的三種短篇小說集。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一篇:“已而有‘三言’。‘三言’雲者,一曰《喻世明言》,二曰《警世通言》……三即《醒世恆言》。”
能有
反問語。古時多見於詩詞。 宋 周邦彥 《蘇幕遮·風情》詞:“隴雲沉,新月小。楊柳梢頭,能有春多少?” 宋 辛棄疾 《清平樂·木樨》詞:“打來休似年時,小窗能有高低,無頓許多香處,只消三兩枝兒。”
一簣
一筐。簣,盛土竹器。《書·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論語·子罕》:“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勖學》:“崇一簣而弗休,必鈞高乎峻極矣。” 清 趙翼 《游獅子林題壁》詩:“一簣猶嫌佔地多,寸土不留惟立骨。” 陳毅 《“七七”五周年感懷》詩:“九仞為山爭一簣,同仇敢與億民期。”
不成
——作語氣詞用在句末,表示反問或揣度的語氣,常與“難道”、“莫非”等詞相呼應
老五不在這兒,莫非又下廠去了不成
孫應時名句,挽方躬明運使名句
名句推薦
云何山中叟,八十顏桃紅
樊汝賢《滴浮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