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高觀國的《水龍吟(為放翁壽)》
全文:
道山玉府真仙,去年再履論思地。
西清禁域,眷深名重,年高身退。
玉振金聲,水增川涌,德兼才貴。
愛知章引去,安車穩駕,軒冕付、談笑外。
蘭玉孫枝競秀,奉親歡、萊衣同戲。
蓬萊東接,薴蘿西顧,三山聳翠。
賜杖清朝,命堂綠野,放懷高致。
似太公出將,衛公入相,為蒼生起。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知章
謂能看清事物的明顯跡象。 南朝 齊 王儉 《褚淵碑文》:“欽若元輔,體微知章。”參見“ 知微知彰 ”。
引去
(1).離去;引退。《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居歲餘,賓客門下舍人稍稍引去者過半。” 唐 元稹 《有唐贈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銘》:“近世未有心膽既強,聲勢方穩,而能自引去者。”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張魏公二事》:“教官大窘,引去。” 清 惲敬 《南華九老會詩譜序》:“一旦宦達矣,名溢於朝,祿豐於室,又相率引去以為高。”
(2).謂引兵退去。《三國志·魏志·典韋傳》:“ 布 眾退。會日暮, 太祖 乃得引去。”《新唐書·突厥傳上》:“ 李靖 與戰 靈州 ,虜引去。”《元史·太祖紀》:“ 遮別 攻 東京 不拔,即引去。”
安車
古代可以坐乘的小車。古車立乘,此為坐乘,故稱安車。供年老的高級官員及貴婦人乘用。高官告老還鄉或徵召有重望的人,往往賜乘安車。安車多用一馬,禮尊者則用四馬。《周禮·春官·巾車》:“安車,彫面鷖總,皆有容蓋。” 鄭玄 註:“安車,坐乘車。凡婦人車皆坐乘。”《漢書·張禹傳》:“為相六歲, 鴻嘉 元年,以老病乞骸骨,上加優再三乃聽許。賜安車駟馬,黃金百斤,罷就第。” 晉 皇甫謐 《高士傳·韓康》:“ 桓帝 時,乃備元纁安車以聘之。使者奉詔造 康 , 康 不得已,乃佯許諾,辭安車,自乘柴車冒晨先發。” 宋 司馬光 《王侍郎輓辭》詩之二:“清朝解鳴玉,舊里掛安車。” 明 無名氏 《運甓記·帥閫賓賢》:“安車遠聘,筐篚將誠,玉帛為媒。” 清 黃遵憲 《和鍾西耘感懷》:“鸞聲閣道碾安車,元老相從話踦閭。”
軒冕
(1).古時大夫以上官員的車乘和冕服。《管子·立政》:“生則有軒冕、服位、穀祿、田宅之分,死則有棺槨、絞衾、壙壟之度。”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既軒冕之非榮,豈緼袍之為恥。” 唐 陳子昂 《昭夷子趙氏碑》:“故蓬居窮巷,軒冕結轍。”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酬酢化尊卑,尊卑化軒冕,軒冕化宮室,宮室化城郭。”
(2).借指官位爵祿。《莊子·繕性》:“古之所謂得志者,非軒冕之謂也,謂其無以益其樂而已矣。” 唐 《過陶徵君隱居》詩:“田園三畝緑,軒冕一銖輕。”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文》:“軒冕失之,有時而復來;節行失之,終身不可得矣。” 明 高叔嗣 《簡袁永之獄中》詩:“本同江海人,俱為軒冕誤。” 清 納蘭性德 《與顧梁汾書》:“恆抱影於林泉,遂忘情於軒冕。”
(3).指國君或顯貴者。《管子·輕重甲》:“故軒冕立於朝,爵祿不隨,臣不為忠。”《後漢書·崔駰傳》:“臨雍泮以恢儒,疏軒冕以崇賢。” 唐 王昌齡 《灞上閒居》詩:“軒冕無枉顧,清川照我門。”《明史·文苑傳四·徐渭》:“當 嘉靖 時, 王 李 倡七子社, 謝榛 以布衣被擯。 渭 憤其以軒冕壓韋布,誓不入二人黨。”
(4).指為官。 清 侯方域 《湯御史傳》:“然性素高介,當官則死其職,過即澹然無軒冕情。”
談笑
說笑;又說又笑
談笑有鴻儒。——唐· 劉禹錫《陋室銘》
談笑間。——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高觀國名句,水龍吟(為放翁壽)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