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紅袖,品玉簫,泛蘭橈,十里春風畫橋

吳仁卿【商調】梧葉兒_春三月,夜

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吳仁卿的《【商調】梧葉兒_春三月,夜》

全文:
春三月,夜五更,孤枕夢難成。
香銷盡,花弄影,此時情,辜負了窗前月明。
花前約,月下期,歡笑忽分離。
相思害,憔悴死,訴與誰?只有天知地知。
乜斜害,藥難醫,陡峻惡相思。
懊悔自,埋怨你,見面時,說幾句知心話兒。
桃花樹,落絳英,和悶過清明。
風才定,雨乍晴,繡針停,短嘆長吁幾聲。
暮春。
春雲淨,芳樹曉,花外燕聲嬌。
呼紅袖,品玉簫,泛蘭橈,十里春風畫橋
韶華過,春色休,紅瘦綠陰稠。
花凝淚,柳帶愁,泛蘭舟,明日尋芳載酒。
湖上。
舟中句,湖上景,芳酒泛金橙。
雲初退,月正明,雪初晴,幾樹梅花弄影。

名句書法欣賞

吳仁卿呼紅袖,品玉簫,泛蘭橈,十里春風畫橋書法作品欣賞
呼紅袖,品玉簫,泛蘭橈,十里春風畫橋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紅袖

(1).女子的紅色衣袖。 南朝 齊 王儉 《白紵辭》之二:“情發金石媚笙簧,羅袿徐轉紅袖揚。” 唐 杜牧 《書情》詩:“摘蓮紅袖濕,窺淥翠蛾頻。” 後蜀 歐陽炯 《南鄉子》詞:“紅袖女郎相引去,游南浦,笑倚春風相對語。”

(2).指美女。 唐 元稹 《遭風》詩:“喚上驛亭還酩酊,兩行紅袖拂尊罍。” 元 關漢卿 《金線池》楔子:“華省芳筵不待終,忙攜紅袖去匆匆。” 清 孫枝蔚 《記夢》詩:“頭上黃金雙得勝,眼前紅袖百慇懃。” 魯迅 《且介亭雜文·憶劉半農君》:“幾乎有一年多,他沒有消失掉從 上海 帶來的才子必有‘紅袖添香夜讀書’的艷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給我們罵掉了。”

玉簫

(1).玉制的簫或簫的美稱。《晉書·呂纂載記》:“ 即序胡 安據 盜發 張駿 墓,見 駿 貌如生,得真珠簏、琉璃榼、白玉樽、赤玉簫。”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誥》卷三:“玉簫和我神,金醴釋我憂。” 宋 齊愈 《八寶妝》詞:“惆悵夜久星繁,碧雲望斷,玉簫聲在何處?” 清 納蘭性德 《眼兒媚·又詠梅》詞:“玉簫吹夢,金釵劃影,悔不同擕。”

(2).人名。傳說 唐 韋皋 未仕時,寓 江夏 姜使君 門館,與侍婢 玉簫 有情,約為夫婦。 韋 歸省,愆期不至, 簫 絕食而卒。後 玉簫 轉世,終為 韋 侍妾。事見 唐 范攄 《雲溪友議》卷三。後多借指姬妾。 宋 史達祖 《壽樓春·尋春服感念》詞:“身是客,愁為鄉。算 玉簫 猶逢 韋郎 。” 清 秋瑾 《翠樓怨·題王澤寰亡姬吳氏遺像》詞:“但恐 玉簫 難再,愁煞 韋皋 。”

蘭橈

小舟的美稱。 唐太宗 《帝京篇》之六:“飛蓋去芳園,蘭橈游翠渚。” 元 薩都剌 《寄朱舜咨王伯循了即休》詩:“木落 淮南 秋,蘭橈泊 瓜渚 。” 清 曹寅 《鹿墟貽瓶中海棠》詩:“ 吳公 臺下花如澥,嬾趁蘭橈到酒邊。”

春風

(1) 春天的風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

(2)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境

畫橋

雕飾華麗的橋樑。 南朝 陳 陰鏗 《渡岸橋》詩:“畫橋長且曲,傍險復憑流。” 宋 賀鑄 《減字浣溪沙》詞之八:“杏花零落晝陰陰,畫橋流水半篙深。”《醒世恆言·隋煬帝逸游召譴》:“環曲岸,陰覆畫橋低。”

吳仁卿名句,【商調】梧葉兒_春三月,夜名句

詩詞推薦

呼紅袖,品玉簫,泛蘭橈,十里春風畫橋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