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衛宗武的《立秋喜雨》
全文:
炎炎老火燒太空,熏灼萬類勢欲鎔。
高田幅裂稼已腐,低壤釜沸禾生蟲。
金蛇飛走天鼓震,須臾散滅茫無蹤。
火輪烈烈揚熾焰,夜鏡炯炯摩青銅。
老夫望歲甚田叟,恨無神術驅群龍。
平明披衣視雲氣,霧靄四合何冥濛。
沾濡俄頃遂滂沛,奔騰浩瀚猶崩洪。
雨珠雨玉何足貴,雨菽雨粟亦有窮。
涓流膏潤入秉穗,穰穰九穀苞其中。
良疇何啻萬萬頃,一稔囷櫛過崇墉。
溢為懽聲沸比屋,洗空愁嘆蘇三農。
亦知誠感斯響答,古佛之一真圓通。
嗟吾年來生計盪,殆若枯葉隨飄風。
甌窶污邪不應禱,凍餓真與窮民同。
繼今甘霔願時有,鼓腹擊壤歌年豐。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平明
天亮的時候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 楚山孤。—— 唐·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披衣
將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 三國 魏 曹丕 《雜詩》之一:“展轉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唐 韋應物 《寄馮著》詩:“披衣出茅屋,盥漱臨清渠。”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二人披衣待旦,別 袁 而歸。”
雲氣
稀薄遊動的雲
霧靄
霧氣。 宋 晁補之 《水龍吟·寄留守無愧文》詞:“常恐歸時,眼中物是,日邊人遠。望 隋河 一帶,傷心霧靄,遣離魂斷。”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七章:“拂曉,迷濛的濃霧籠罩在 北河沿 蔥鬱的洋槐樹上,故都的清晨還沉在朦朧的霧靄中。” 郭小川 《大海浩歌》:“遠處,是雲霞;近處,是霧靄。”
四合
(1).四面圍攏。 漢 班固 《西都賦》:“人不得顧,車不得旋,闐城溢郭,旁流百廛,紅塵四合,煙雲相連。”《新唐書·吐蕃傳下》:“ 乞悉蓖 見兵寡,悉眾追,墮伏中,兵四合急擊,遂禽之,獻京師。”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嬰寧》:“有草舍三楹,花木四合其所。”
(2).四方配合;四面相應。《漢書·兒寬傳》:“六律五聲,幽贊聖意;神樂四合,各有方象。” 唐 韓愈 《汴泗交流贈張僕射》詩:“發難得巧意氣粗,歡聲四合壯士呼。”
冥濛
蒙昧。 元 貢師泰 《擬古》詩之二:“鄙哉 叔孫氏 ,綿蕝變王風。寥寥數千載,伊誰啟冥矇。”
(1).幽暗,不明。 晉 左思 《吳都賦》:“島嶼緜邈,洲渚馮隆,曠瞻迢遞,迥眺冥濛。” 唐 黃滔 《水殿賦》:“三十六宮之雲雨,澒洞隨來;一千餘里之煙塵,冥濛撲去。” 明 劉崧 《玉華山》詩:“傷心俯城郭,煙雨正冥濛。”參見“ 冥濛 ”。
(2).濃密貌。 唐 元稹 《松樹》詩:“槐樹夾道植,枝葉俱冥濛。” 明 杜濬 《寓園即事》詩之二:“我往屬除草,我旋草未除。葵荒亦在眼,冥濛相翳如。”
(3).猶矇昧無知。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輒有避諱,含混出之,持‘民可使由,不可使知’之義,雍遏一世之聰明,驅之冥濛之域,至死不悟。”
冥濛:幽暗不明。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顏延之<侍宴>》:“青林結冥濛,丹巘被蔥蒨。” 唐 王泠然 《夜光篇》詩:“遊人夜到 汝陽 間,夜色冥濛不解顏。” 元 湯式 《一枝花·題崇明顧彥昇上居》曲:“近睹著 扶桑 野陽烏閃爍,遙認著 蓬萊山 煙靄冥濛。” 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青冢無草木》:“ 昭君 墓, 嘉禾 曹秋岳 先生嘗至,墓無草木,遠而望之,冥濛作黱色,古雲青冢。”參見“ 冥濛 ”。
衛宗武名句,立秋喜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