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羱伏蒼苔,龍吟翠葆,天籟奏韶舞

孫吳會摸魚兒(題甘露寺多景樓)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孫吳會的《摸魚兒(題甘露寺多景樓)》

全文:
八窗空、展寬秋影,長江流入尊俎。
天圍紺碧低群岫,斜日去鴻堪數。
沈別浦。
但目斷、煙蕪莽蒼連平楚。
晨鐘暮鼓。
算觸景多愁,關人底事,倚檻聽鳴櫓。
英雄恨,贏得名存北府。
寄奴今寄何所。
西風依舊潮來去,山海頡頏吞吐。
霜月古。
直耐冷、相隨燕我瑤芝圃。
掀髯起舞。
看羱伏蒼苔,龍吟翠葆,天籟奏韶舞

孫吳會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蒼苔

青色苔蘚。 晉 潘岳 《河陽庭前安石榴賦》:“壁衣蒼苔,瓦被駁鮮,處悴而榮,在幽彌顯。” 唐 杜甫 《醉時歌》:“先生早賦《歸去來》,石田茅屋荒蒼苔。” 清 孫枝蔚 《醉題田家翁壁上》詩:“醉墨淋漓留在壁,莫教風雨生蒼苔。”

龍吟

(1).龍鳴。亦借指大聲吟嘯。《文選·張衡<歸田賦>》:“爾乃龍吟方澤,虎嘯山丘。” 李善 註:“言己從容吟嘯,類乎龍虎……《淮南子》曰:龍吟而景雲至,虎嘯而谷風轃。”《易·乾》“雲從龍” 唐 孔穎達 疏:“龍是水畜,雲是水氣,故龍吟則景雲出。”

(2).形容簫笛類管樂器聲音響亮。《初學記》卷二八引 南朝 梁 劉孝先 《詠竹詩》:“誰能製長笛,當為作龍吟。”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三:“笛奏龍吟水,簫鳴鳳下空。” 元 郭鈺 《和袁方茂才秋夜宴集》:“月明湖水龍吟細,雲度 吳 山雁到稀。”

(3).形容聲音深沉或細碎。 宋 陸游 《題庵壁》詩:“風來松度龍吟曲,雨過庭餘鳥跡書。” 明 劉基 《題石末元帥扇上有陳大初畫松》詩:“永夜高風吹萬竅,商聲滿地作龍吟。”《紅樓夢》第二六回:“看那鳳尾森森,龍吟細細。”

(4).形容語聲洪亮。 唐 呂岩 《勉牛生夏侯生》詩:“鶴形兮龜骨,龍吟兮虎顏。”

(5).喻指君主的號令。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傳》:“起陸之貴,際會如期,虎嘯風生,龍吟雲萃,固非偶然也。”

翠葆

(1).帝王儀仗的一種。以翠羽聯綴於竿頭而成,形若蓋。 南朝 齊 謝朓 《侍宴華光殿曲水奉敕》詩:“翠葆隨風,金戈動日。” 宋 史浩 《滿庭芳·立春詞時方獄空》詞:“知是東皇翠葆,飛星漢、來止人間。”

(2).作為天子的代稱。 宋 張孝祥 《六州歌頭》詞:“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參見“ 羽葆 ”。

(3).形容草木青翠茂盛。 唐 杜牧 《華清宮三十韻》:“嫩嵐滋翠葆,清 渭 照紅妝。” 宋 歐陽修 《送趙山人歸舊山》詩:“ 屈 賈 江山思不休,霜飛翠葆忽驚秋。” 明 徐渭 《宣府槐龍篇》:“乘涼翠葆颯,撐暑碧油烘。”

天籟

自然界的聲音,物自然而然發出的聲音。如風聲、鳥聲、流水聲等

韶舞

(1). 舜 時樂舞名。《論語·衛靈公》:“樂則《韶舞》。” 何晏 集解:“《韶》, 舜 樂也。盡善盡美,故取之。”《漢書·儒林傳序》:“稱樂則法《韶舞》。” 晉 陶潛 《搜神後記》卷一:“忽有一人,長丈餘,蕭疏單衣,角巾,來詣之,翩翩舉其兩手,並舞而來,語 何 云:‘君曾見《韶舞》不?此是《韶舞》。’且舞且去。”

(2).亦作“ 韶武 ”。 明 代教坊司官職。掌管樂舞。《明史·職官志三》:“教坊司奉鑾一人,正九品;左右韶舞各一人,左右司樂各一人,並從九品。”《金**梅詞話》第六十回:“你這狗材,到明日只好做個韶武。”《醒世姻緣傳》第八三回:“得了這等美官,拿出五六十兩銀子來賞人,我們報一個鳳儀韶舞他也給我們幾十兩銀子,難道你連個鳳儀韶舞也不如了。”

孫吳會名句,摸魚兒(題甘露寺多景樓)名句

詩詞推薦

看羱伏蒼苔,龍吟翠葆,天籟奏韶舞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