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潮四首·其四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觀潮四首·其四原文

當前也覺有奇訝,鬧後本來無事仍。

我甫廣陵辨方域,漫重七發述枚乘。

詩詞問答

問:觀潮四首·其四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觀潮四首·其四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觀潮四首·其四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蒸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四十七

2. 枚乘七發觀濤廣陵之曲江注未詳其所在後世乃指浙江為曲江以浙江濤廣陵濤溷而為一蓋未深考漢書地理志餘杭屬會稽而不屬廣陵相習傳訛耳且如篇內伍子之山胥毋之場並在吳境於揚於杭皆風馬牛不相及尤難強為比附因作廣陵濤疆域辨以正之

參考注釋

當前

目前;現在

人的職責就在於完成當前的任務

有奇

還有零頭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明· 魏學洢《核舟記》

本來

(1) 從一開始

(2) 向來,原來

(3) 原先;先前

(4) 理所當然

無事

(1).沒有變故。多指沒有戰事、災異等。《禮記·王制》:“天子無事,與諸侯相見,曰朝。” 鄭玄 註:“事謂征伐。”《史記·平準書》:“ 漢 興七十餘年之間,國家無事。”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契丹》:“自此邊境去矢石之憂,天下無事,百姓和樂。” 明 陳子龍 《議財用》:“若雲多事,則自古亦無無事之國也。”

(2).指無為。道家主張順乎自然,無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史記·蘇秦列傳》:“竊為君計者,莫若安民無事,且無庸有事於民也。” 金 元好問 《李道人崧陽歸隱圖》詩:“道人本無事,何苦塵中為?”

(3).無所事事。《孟子·滕文公下》:“士無事而食,不可也。”《史記·張儀列傳》:“ 陳軫 曰:‘公何好飲?’ 犀首 曰:‘無事也。’”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三:“學堂日無事,驅馬適所願。” 宋 辛棄疾 《醜奴兒近·博山道中》詞:“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這一夏。”

(4).無須;沒有必要。《後漢書·臧洪傳》:“ 洪 於大義,不得不死;念諸君無事空與此禍,可先城未破,將妻子出。” 明 劉基 《題枯木圖》詩:“白髮死枕席,無事傷其躬。” 清 納蘭性德 《夢江南》詞:“ 江 南好,何處異京華?香散翠簾多在水,緑殘紅葉勝於花,無事避風沙。”

(5).無端;沒有緣故。《北齊書·神武帝紀下》:“今若無事背王,規相攻討,則使身及子孫,還如王誓。” 北周 庾信 《楊柳歌》:“定是 懷王 作計悞,無事翻覆用 張儀 。” 宋 范成大 《江安道中》詩:“威名功業吾何有?無事飄飄犯百蠻。”

廣陵

見“ 廣陵散 ”。

方域

地方;國內。《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今方域晏然,要荒無儆,將遵上德無為之時也。”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方域芥盡,不變天宮。” 宋 王安石 《進<字說>表》:“以義自然,故先聖之所宅,雖殊方域,言音乖離,點畫不同,譯而通之,其義一也。”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清吏條陳》:“畿輔為根本重地,自 武昌 淪陷,方域震擾。”

七發

辭賦名篇。 漢 枚乘 作。《文選·枚乘〈七發〉》 李善 題解:“《七發》者,説七事以起發太子也,猶《楚詞·七諫》之流。”後有不少仿作,如 傅毅 《七激》、 張衡 《七辯》、 崔駟 《七依》、 馬融 《七廣》、 王粲 曹植 《七啟》、 徐幹 《七喻》、 張協 《七命》等,形成一種辭賦體裁,稱為“七體”,簡稱“七”。 唐 劉知幾 《史通·序例》:“ 枚乘 首唱《七發》,加以《七章》、《七辯》。音辭雖異,旨趣皆同。” 清 趙翼 《接西莊書知目疾已霍然》詩:“《七發》能起病,一檄可愈風。”

枚乘

枚乘(?-前140?) : 西漢辭賦家。字叔,淮陰(今屬江蘇)人。初為吳王劉fe6f郎中,因勸阻吳王謀反不成,投奔梁孝王劉武。後漢武帝即位,召他進京,病死於途中。有《七發》等名篇,開創七體形式。近人輯有《枚叔集》。

詩詞推薦

觀潮四首·其四原文_觀潮四首·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