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人擾之耳,只道太和難

徐似道守太和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徐似道的《守太和》

全文:
我本田家子,驅來作長官。
政雖無小異,民卻自相安。
靜或焚香坐,閒因展畫看。
庸人擾之耳,只道太和難

徐似道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徐似道庸人擾之耳,只道太和難書法作品欣賞
庸人擾之耳,只道太和難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庸人

平常的人

庸人習氣

庸人尚羞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豈庸人所及哉。——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只道

只說;只以為。 宋 楊萬里 《秋雨嘆》詩:“居人只道秋霖苦,不道行人坭更深。”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七:“料那人爭知我,如今病未愈,只道把他孤負。”《水滸傳》第二三回:“小弟只道他死了,因此一徑地逃來,投奔大官人處,躲災避難。”

太和

見“ 太和 ”。

亦作“ 大和 ”。1.天地間沖和之氣。《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貞。”大,一本作“ 太 ”。 朱熹 本義:“太和,陰陽會合沖和之氣也。”《漢書·敘傳上》:“沐浴玄德,稟卬太和。”《文選》作“太龢”。 唐 元稹 《競渡》詩:“數極鬭心息,大和蒸混元。” 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神人之怨恫俱消,太和積為豐登之慶。”

(2).人的精神、元氣;平和的心理狀態。 唐 劉長卿 《同姜濬題裴式微餘干東齋》詩:“藜杖全吾道,榴花養太和。” 宋 司馬光 《論燕飲狀》:“伏望陛下當此之際,悉罷燕飲,安神養氣……無益奉養者,皆不宜數御以傷大和。” 宋 陸游 《蓬戶》詩:“白頭萬事都經遍,莫為悲傷損太和。”

(3).謂太平。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吾子為太和之民,不欲仕 陶唐 之世乎。”《文選·顏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太和既融,收華委世。” 李善 註:“太和,謂太平也。” 唐 陸贄 《貞元九年冬至大禮大赦制》:“思與海內同臻大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考古》:“天下太和,兵革不興。” 清 唐孫華 《國學進士題名碑》詩:“昔聞有 明 全盛日,長養宇宙登太和。”

(4).和睦。 清 惲敬 《答陳雲渠書》:“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樂矣。”

(5). 魏 鼓吹曲名。《晉書·樂志下》:“改《上邪》為《太和》,言 明帝 繼體承統, 太和 改元,德澤流布也。”

(6).雅樂名。 唐 段安節 《樂府雜錄·雅樂部》:“郊天及諸壇祭祀,即奏太和、沖和、舒和三曲。”《金史·樂志上》:“乃取大樂與天地同和之義,名之曰‘太和’。”

徐似道名句,守太和名句

詩詞推薦

  • 題邵端公林亭

    權德輿唐代〕春光何處好,柱史有林塘。鶯囀風初暖,花開日欲長。鑿池通野水,掃徑閱新芳。更置盈尊酒,時時醉楚狂。
    庸人擾之耳,只道太和難 詩詞名句
  • 春盡後園閒步

    邵雍宋代〕綠樹成陰日,黃鶯對語時。小渠初瀲灩,新竹正參差。倚杖疔吟久,攜童引步遲。好風知我意,故故向人吹。
  • 送鑒上人還故山

    釋文珦宋代〕偶隨流水出,不礙滯人間。道樹多年別,空門此日還。瀑飛春澗淨,雲度曉窗閒。後會應難定,相思桂滿山。
  • 隴上行

    王涯唐代〕負羽到邊州,鳴笳度隴頭。雲黃知塞近,草白見邊秋。
    庸人擾之耳,只道太和難 詩詞名句
  • 夜過盤石,隔河望永樂,寄閨中,效齊梁體

    岑參唐代〕盈盈一水隔,寂寂二更初。波上思羅襪,魚邊憶素書。月如眉已畫,雲似鬢新梳。春物知人意,桃花笑索居。
    庸人擾之耳,只道太和難 詩詞名句
  • 貯清書屋有作

    乾隆清代〕田盤之景無不清,田盤之屋無不貯。云何此屋獨享帚,坐以繹思試堪語。清之同與屋之獨,由人名耳非定處。知然
  • 和湯叔永二首

    劉宰宋代〕魯人豈解識東丘,夫子猶懷去魯尤。公論世間誰了了,德人心事本休休。致身官路難非遠,回首家去盍少留。三徑
    庸人擾之耳,只道太和難 詩詞名句
  • 臨終偈

    張道成宋代〕七十四年命幻身,臨行動眾動群倫。鳴鐘擊鼓渾閒事,一點圓明不動真,咦!擘破乾坤一玄牝,拿將日影掛林梢。
    庸人擾之耳,只道太和難 詩詞名句
  • 仲春躬祭社稷壇禮成述事六韻

    乾隆清代〕右壇祈以春,民務重躬親。物土陳五色,紀年叩六旬。氣和欣禮洽,地潤逮耕新。弗幕遵常典,升階秉篤寅。獻罍
  • 岳祠

    高明元代〕莫向中原嘆黍離,英雄生死系安危。內庭忽下班師詔,絕漠全收大將旗。父子一門甘仗節,山河千里竟分支。孤臣
    庸人擾之耳,只道太和難 詩詞名句
庸人擾之耳,只道太和難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