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蔣廷玉的《補衣》
全文:
百補未成片,何緣御得寒。
拆時如網裂,紉處著針難。
色樣多無定,花紋斗不完。
分明類禪衲,其奈戴儒冠。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分明
(1) 清楚(明白)狀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當分明記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簡單明了地
這分明不對
(3) 清楚地劃開界限
禪衲
(1).僧衣。 宋 曾慥 《類說·衡山老虎》:“食訖,即脫班衣而衣禪衲,熟視,乃老僧也。”
(2).以指僧人。 明 袁宗道 《巡撫福建右副都御史傅野司公墓志銘》:“公為太常時,常與同里一禪衲談衲。”
其奈
亦作“ 其那 ”。怎奈;無奈。 唐 劉禹錫 《遙和韓睦州元相公二君子》詩:“其奈無成空老去,每臨明鏡若為情?” 唐 元稹 《春六十韻》:“虛逢好陽艷,其那苦昏懜。” 宋 楊萬里 《乙酉社日偶題》詩:“也思散策郊行去,其奈緣溪路未乾。” 明 劉基 《移梅亭》詩:“月涼夜色清如水,其那樓頭玉笛哀。”
儒冠
(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沛公 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 唐 韓愈 《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猶思脫儒冠,棄死取先登。”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 鄧生 ﹞詬公謂:‘若乃養馬,而我職弟子員,冠儒冠。’”
(2).借指儒生。 唐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宋 王禹偁 《謝宣賜表》:“儒冠之榮,無以加此。” 清 方文 《送蕭賡九北歸》詩:“ 長乾 一見喜且悲,儒冠端被虛名誤。”
蔣廷玉名句,補衣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