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即是蝦蟆,同實浪異名

韓愈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韓愈的《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

全文:
鱟實如惠文,骨眼相負行。
蠔相黏為山,百十各自生。
蒲魚尾如蛇,口眼不相營。
蛤即是蝦蟆,同實浪異名
章舉馬甲柱,斗以怪自呈。
其餘數十種,莫不可嘆驚。
我來御魑魅,自宜味南烹。
調以鹹與酸,芼以椒與橙。
腥臊始發越,咀吞面汗騂。
惟蛇舊所識,實憚口眼獰。
開籠聽其去,郁屈尚不平。
賣爾非我罪,不屠豈非情。
不祈靈珠報,幸無嫌怨並。
聊歌以記之,又以告同行。

韓愈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即是

(1).如此。《莊子·庚桑楚》:“若有不即是者,天鈞敗之。”

(2).就是。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六:“僕即是鬼,何以雲無。”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蝦蟆

同“蛤蟆”( háma)

同實

(1).實際相同。《管子·參患》:“得眾而不得其心,則與獨行者同實。”

(2).指同一事物。 唐 韓愈 《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蛤即是蝦蟇,同實浪異名。”

(3).指富裕程度相同。《商君書·錯法》:“同列而相臣妾者,貧富之謂也;同實而相併兼者,強弱之謂也。”

異名

(1).名稱不同。《老子》:“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三國 魏 阮籍 《達莊論》:“別而言之,則鬚眉異名;合而説之,則體之一毛也。” 唐 韓愈 《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詩:“蛤即是蝦蟇,同實浪異名。”

(2).別稱,別名。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漾水》:“ 濁水 即 白水 之異名也。”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四》:“相思子即紅豆之異名也。”

(3).指人的外號。《水滸傳》第三七回:“因此人起他一箇異名,喚做 浪裡白跳 張順 。”

韓愈名句,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名句

詩詞推薦

蛤即是蝦蟆,同實浪異名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