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旐倚江村,百里莫相即

趙蕃除夕古體三十韻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趙蕃的《除夕古體三十韻》

全文:
疾風鏖夜灘,古木撼石壁。
漁火暗復張,隔江哭聲接。
哀哀或到明,語細雜鳴唈。
我舟若孤鳧,欲去意轉縶。
終宵炯不眠,殘紅照孤泣。
舟人吁且言,今夕乃除夕。
官何自苦甚,兀此六尺簀。
城中知舊多,市上燈火集。
朱門酒盈樽,高會馬喧櫪。
一飲滌千愁,共送殘景急。
低頭更堪傷,正比坐針席。
去年臘盡時,家寓金沙磧。
身雖隔劍棧,母在猶戚戚。
賊風吼西隅,百日走荊棘。
一鳴嬰禍羅,轉翅千仞逼。
母憂兒不歸,兒歸母已歿。
沒身無以報,天地終罔極。
永懷荼苦心,況復對節物。
今將萬里歸,機會不可失。
丹旐倚江村,百里莫相即
弱弟奉齋燈,孤女想在側。
夜夜夢慈容,枕淚迸腷臆。
互者遙相望,未得就真宅。
故山春事動,展敬遍丘域。
松釵掛紙灰,陰苔藉芳冽。
那知藁殯寒,古佛伴蕭瑟。
魂魄無不之,吳蜀雲萬疊。
國步尚憂危,家囏更堪說。
江湖多紅巾,鄉關斷訊息。
曼聲一長哀,山石為我裂。

趙蕃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丹旐

猶丹旌。 南朝 梁 何遜 《王尚書瞻祖日》詩:“昱昱丹旐振,亭亭素蓋上。” 唐 韓愈 《祭鄭夫人文》:“水浮陸走,丹旐翩然。” 明 無名氏 《運甓記·卜居求安》:“哀歌行欲絶,丹旐兩班班。”《清史稿·禮志十一》:“ 太宗 皇后 博爾濟吉特氏 崩,梓宮奉安宮中,正殿設几筵,建丹旐門外右旁。”

百里

(1).一百里。謂距離甚遠。《易·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詩·大雅·桑柔》:“維此聖人,瞻言百里。”《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 宋 蘇軾 《明君可與為忠言賦》:“心苟無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將或錫之十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後日之憂者,始服 永公 ‘熟慮其後’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時諸侯封地範圍。《孟子·萬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後用以稱諸侯國。參見“ 百里之命 ”。

(3).亦謂地小。《孟子·公孫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猶方百里起,是以難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則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

(4).古時一縣所轄之地。因以為縣的代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縣大率方百里。” 漢 蔡邕 《太尉陳公贊》:“公在百里,有西產之惠,賜命方伯,分 陝 餘慶。” 晉 陶潛 《酬丁柴桑》詩:“秉直司聰,惠於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員外啟》:“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馳芳於墨綬。”

(5).借指縣令。《後漢書·循吏傳·仇覽》:“ 渙 ( 王渙 )謝遣曰:‘枳棘非鸞鳳所棲,百里豈大賢之路。’” 李賢 註:“時 渙 為縣令,故自稱百里也。”《南齊書·文學傳·崔慰祖》:“帝( 明帝 )欲試以百里, 慰祖 辭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詞》序:“苟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庶乎污萊盡闢矣。”

(6).寶劍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吳大帝 有寳刀三,寳劍六。寳劍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複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見《孟子·萬章上》。

趙蕃名句,除夕古體三十韻名句

詩詞推薦

丹旐倚江村,百里莫相即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