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盧仝的《憶金鵝山沈山人二首》
全文:
君家山頭松樹風,適來入我竹林里。
一片新茶破鼻香,請君速來助我喜。
莫合九轉大還丹,莫讀三十六部大洞經。
閒來共我說真意,齒下領取真長生。
不須服藥求神仙,神仙意智或偶然。
自古聖賢放入土,淮南雞犬驅上天。
白日上升應不惡,藥成且輒一丸藥。
暫時上天少問天,蛇頭蠍尾誰安著。
君愛煉藥藥欲成,我愛煉骨骨已清。
試自比校得仙者,也應合得天上行。
天門九重高崔嵬,清空鑿出黃金堆。
夜叉守門晝不啟,夜半醮祭夜半開。
夜叉喜歡動關鎖,鎖聲地生風雷。
地上禽獸重血食,性命血化飛黃埃。
y太上道君蓮花台,九門隔闊安在哉。
嗚呼沈君大藥成,兼須巧會鬼物情,無求長生喪厥生。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九轉
(1).九次提煉。道教謂丹的煉製有一至九轉之別,而以九轉為貴。 晉 葛洪 《抱朴子·金丹》:“九轉之丹服之,三日得仙。” 元 無名氏 《貨郎擔》第四折:“恰便似九轉飛芒, 老君 煉丹。” 清 王端履 《重論文齋筆錄》卷九:“蓋仙人以萬斛朱沙,十年伏火,九轉成此渥丹耳。”
(2).指九轉丹或其煉製秘訣。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神仙》:“尋玉塵於萬里,守金灶於千年。三屍可度,九轉難傳。” 宋 蘇轍 《唐修撰義問輓詞》之一:“九轉今猶在,參同豈妄傳。”《鏡花緣》第六回:“此草生於開闢之初,歷年既深,故功有九轉之妙,洵為希世希珍。”
(3).指官秩相當於從三品。《南史·劉亨之傳》:“ 亨之 出為 南郡 太守,帝謂尚書令 何敬容 曰:‘ 荊州 長史、 南郡 太守,皆是僕射出入。今者 亨之 便是九轉。’”《舊唐書·職官志二》:“凡勛:十有二轉為上柱國,比正二品;十一轉為柱國,比從二品;十轉為上護軍,比正三品;九轉為護軍,比從三品。”
(4).九次遷官。《宋史·王安石傳》:“ 慈聖 、 宣仁 二太后流涕謂帝曰:‘ 安石 亂天下。’帝亦疑之,遂罷為 觀文殿 大學士知 江寧府 ,自禮部侍郎超九轉為吏部尚書。”按 宋 制,禮部侍郎須九次轉官始至吏部尚書。 王安石 由禮部侍郎逕轉吏部尚書,故云“超九轉”。參閱《宋史·職官志九》。
(5).反覆誦讀。 元 無名氏 《馬陵道》第一折:“我和他十載習兵書,九轉能成誦。”
(6).反覆翻轉。《平山冷燕》第八回:“一霎時,心中就有千思萬慮,腸回九轉。” 蔡東藩 許廑父 《民國通俗演義》第十四回:“ 元洪 數月以來,躊躇再四,受功憂亂,五內交縈,迴腸九轉,憂心百結。”
大還丹
道教丹藥名。又稱九還金丹。 唐 白居易 《尋王道士藥堂因有題贈》詩:“ 白石先生 小有洞,黃牙奼女大還丹。”《雲笈七籤》卷六八:“大還丹皆因師師相承傳之口訣,靈文藏於洞府,金簡祕在仙都。”
三十六
約計之詞,極言其多。《文選·班固<西都賦>》:“離宮別館,三十六所。” 李善 註:“離別,非一所也。《上林賦》曰:離宮別館,彌山跨谷。” 唐 駱賓王 《帝京篇》:“ 秦 塞重關一百二, 漢 家離宮三十六。” 宋 王珪 《宮詞》:“漏永禁宮三十六,宴回爭踏月輪歸。”《儒林外史》第十四回:“三十六家花酒店,七十二座管弦樓。”
部大
魏 晉 時少數民族的部落首領或酋長。
盧仝名句,憶金鵝山沈山人二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