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周麟之的《苦熱行》
全文:
君不見浣花老翁初作掾,觸熱簿書塵滿案。
坐曹束帶總不能,但欲赤腳踏層冰。
又不見青蓮居士金門客,懶搖白羽巾掛壁。
有時裸袒青林中,只知露頂灑松風。
二子英規凜千古,筆奪造化驅風雨。
如何避暑如避仇,叫呼競作驚人語。
是身本與天地同,要當捫腹無弗容。
世間冷暖翻覆手,焉用夷隘惠不恭。
我方窮居度炎熱,火雲爍山金石裂。
一讀清詩百念空。
炯若冰壺浸明月。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不見
(1)
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
青蓮居士
唐 代詩人 李白 的別號。 唐 李白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詩序:“後之高僧大隱,知仙人掌茶,發乎 中孚 禪子及 青蓮居士 李白 也。” 清 王琦 《李太白年譜》:“驚 姜 之夕,長庚入夢,故名 白 ,以 太白 字之。若 青蓮居士 、 酒仙翁 ,又其所自號者。”亦省稱“ 青蓮 ”。 宋 陸游 《感興》詩:“ 離堆 太史公 青蓮 老先生。”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四:“譬諸詩家, 鼎 其 青蓮 ,而 翬 則 少陵 。” 郁達夫 《自述詩》之一:“刪盡 定公 哀艷句,儂詩粉本出 青蓮 。”
金門客
官宦貴客。 明 唐順之 《同皇甫子循游橫山》詩之二:“幸接 金門 客,相攀桂樹榮。”
白羽
(1).白色羽毛。《孟子·告子上》:“白羽之白也,猶白雪之白。” 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賦》:“白羽雖白,質以輕兮;白玉雖白,空守貞兮。”
(2).借指白色的鳥。 宋 沉遘 《次韻和鞠顏叔游山》:“紫鱗驚躍起,白羽倦飛還。”
(3).古代軍中主帥所執的指揮旗。又稱白旄。亦泛指軍旗。《呂氏春秋·不苟》:“ 武王 左釋白羽,右釋黃鉞,勉而自為係。”《書·牧誓》作“白旄”。《孔子家語·致思》:“ 子路 進曰: 由 願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鐘鼓之音上震於天,旍旗繽紛下蟠於地。 由 當一隊而敵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執聝。” 唐 李白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詩:“今茲討鯨鯢,旌斾何繽紛。白羽落酒樽, 洞庭 羅三軍。”
(4).指羽箭。《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彎蕃弱,滿白羽,射游梟,櫟蜚遽。” 郭璞 註:“以白羽為箭,故言白羽也。” 南朝 宋 鮑照 《擬古》詩之三:“留我一白羽,將以分符竹。” 宋 王安石 《陰山畫虎圖》詩:“逶迤一虎出馬前,白羽橫穿更人立。”
(5).借指士兵。 唐 盧綸 《冬日登城樓有懷因贈程騰》詩:“君不見, 漢 家邊將在邊庭,白羽三千出 井陘 。” 唐 法振 《河源破賊後贈袁將軍》詩:“白羽三千駐,蕭蕭萬里行。”
(6).指羽扇。 唐 駱賓王 《宿溫城望軍營》詩:“白羽搖如月,青山斷若雲。”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 史君 開府未浹旬,欲戴綸巾揮白羽。” 明 沉采 《千金記·遊說》:“鼓旗揚,白羽一揮同發矢,黃龍三轉倒拖鎗,倒拖鎗。” 清 曹寅 《途次示侄驥》詩之三:“可堪揮白羽,安事踐青蒲。”
(7).指羽書。又名羽檄。古代徵調軍隊的文書,插鳥羽示緊急,故名。 清 洪昇 《長生殿·偵報》:“爺爺呵,莫待傳白羽始安排!” 徐朔方 校註:“白羽,羽檄,古代徵調軍隊的文書。”
(8).古邑名。在今 河南省 西峽縣 。《春秋·昭公十八年》:“冬, 許 遷於 白羽 。” 楊伯峻 註:“ 白羽 在今 河南 西峽縣 西關外。”
掛壁
掛於壁上。比喻擱置不用。《北齊書·文苑傳·樊遜》:“詔書掛壁,有善而莫遵;姦吏到門,無求而不可。”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下》:“至如 漢 代《公羊》,擅名三傳, 晉 年《莊子》,高視六經,今並掛壁不行,綴旒無絶。” 宋 陸游 《秋思》詩之五:“書生餓死尋常事,那得重彈掛壁冠。”
周麟之名句,苦熱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