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郎憩灊峰,句壓天柱高

李彭送敦詩游臨川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彭的《送敦詩游臨川》

全文:
呂郎客秦淮,詩思翻秋濤。
徐郎憩灊峰,句壓天柱高
相此兩公子,信是千人豪。
叔也往從之,似欲訴不遭。
探囊得長句,如取綏山桃。
療飢非蒸砂,禦寒必綈袍。
一簪未著身,所得不補勞。
復為飢所驅,未許學臥陶。
窮軍敵孤客,如在皋蘭鏖。
幾成劉文叔,鬚髮變二毛。
支筇躡草鞋,進退似桔槔。
引領長江西,沙頭喚魚舠。
金溪有謝侯,胸多略與韜。
天資類文靖,貌實中郎曹。
叔也往從之,攻愁解鞬櫜。
毋輕歌驪駒,不復吟畔牢。
待公稛載歸,為我攜蒲萄。
來賞傲霜菊,一尊澆老饕。

李彭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天柱

(1).古代神話中的支天之柱。《淮南子·墬形訓》:“昔者 共工 與 顓頊 爭為帝,怒而觸 不周之山 ,天柱折,地維絶。”《神異經·中荒經》:“ 崑崙 之山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圍三千里周圓如削。”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 郭沫若 《女神·女神之再生》詩:“黨徒們呀,快把你們的頭顱借給我來!快把這北方的天柱碰壞!碰壞!”

(2).比喻負重任者。 田漢 《關漢卿》第五場:“可是自從讀了 文丞相 的《正氣歌》,才知道現在也還有這樣不愧前人的地維、天柱,這就大大增加了我的勇氣了。”

(3).耳的別名。《太平御覽》卷三六六引《長沙耆舊傳》:“太尉 劉壽 少遇相師,相師曰:‘耳為天柱,今君耳城郭,必典家邦。’”

(4).山名。在 山東 平度縣 北。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山東七·萊州府》:“ 天柱山 ,州( 平度州 )北五十里,絶頂巉巖,聳立如柱。”

(5).山名。又名 霍山 。在今 安徽 。 西漢 元封 五年(公元前106年) 武帝 南巡,登其山,號為南嶽,即此。《史記·孝武本紀》:“上巡 南郡 ,至 江陵 而東,登禮 潛 之 天柱山 。” 裴駰 集解引 應劭 曰:“ 潛縣 屬 廬江 , 南嶽 霍山 也。”

(6).山名。在 浙江省 餘杭縣 北。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浙江二·杭州府》:“﹝ 大滌山 ﹞其右為 天柱山 ,高六百六十丈……為第五十七福地。”

(7).山名。 陝西 岐山 的別名。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陝西四·鳳翔府》:“ 岐山 亦曰 天柱山 。”

(8).星名。屬於東方七宿中的角宿。《晉書·天文志上》:“三台六星,兩兩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天柱,三公之位也。”《星經》卷上:“天柱五星在紫微宮內,近東垣,主建教等二十四氣也。”

李彭名句,送敦詩游臨川名句

詩詞推薦

徐郎憩灊峰,句壓天柱高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