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於此處多虧欠,卻向枝枝節節圖

呂維祺儆學詩十首(錄一首)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呂維祺的《儆學詩十首(錄一首)》

全文:
若果真知德不孤,從何下手作工夫。
心無惻隱非人也,學有朋來亦樂乎。
性以誠明為血脈,仁將孝弟是頭顱。
偏於此處多虧欠,卻向枝枝節節圖

呂維祺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於此

(1).在此。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順天道以殺伐,時休息於此。”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依世尚同,詭時則異。有一於此,兩非默置。”

(2).如此。 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思計此變,無傷於孤。何必自遂於此,不復還之。”

(3).至此;至今。 宋 蘇軾 《潮州修韓文公廟碑》:“獨 韓文公 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歸於正,蓋三百年於此矣。”

虧欠

(1).猶欠缺;不足。《朱子語類》第七五:“論得到極處固只是一箇道理,看時須做兩處看,方看得周匝無虧欠處。” 明 高攀龍 《高子遺書·語》:“但自默觀:吾性本來清浄無物,不可自生纏擾;吾性本來完全具足,不可自疑虧欠。”

(2).拖欠;虧空。 宋 蘇軾 《論積欠六事並乞檢會應詔所論四事一處行下狀》:“臣頃知 杭州 ,又知 潁州 ,今知 揚州 ,親見 兩浙 、 京西 、 淮南 三路之民,皆為積欠所壓,日就窮蹙,死亡過半,而欠籍不除,以至虧欠兩稅,走陷課利,農末皆病,公私並困。”《紅樓夢》第七十回:“眾姐妹都知他工課虧欠,大家自去吟詩取樂或講習針黹之事,也不肯去擾他。” 茅盾 《子夜》十七:“電報是說鎮上同時倒閉了十來家商鋪,老闆在逃,虧欠各處莊款,總計有三十萬之多。”

(3).損害,辜負。《金**梅詞話》第六二回:“平時我又沒曾虧欠了人,天何今日奪我所愛之甚也。”

枝枝節節

(1).指種種情節。 清 馮桂芬 《與李方赤太守書》:“至旦,查明本巷無失事,乃啟柵。如是則行竊者枝枝節節,無非羅網,往來且難,何況搬運。而謂竊賊不少衰者無有也。”

(2).謂以零零碎碎、斷斷續續的方式(進行或處理)。 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政事三》:“竊謂西北之水利,惟當使由而不使知,全本一州一縣,一村一里,各自董勸,枝枝節節而為之。” 康有為 《敬謝天恩並統籌全局折》:“然變其甲不變其乙,舉其一而遺其二,枝枝節節而為之,逐末偏端而舉之,無其本原,失其輔佐,牽連並敗,必至無功。” 朱自清 《中國文評流別述略》:“他(指 金人瑞 )評《水滸傳》還有什麼草蛇灰線法等,這種觀念大約從八股文來,方法卻模擬論興趣諸家的。但論興趣的是就各作家的全部作品論,與 金 的枝枝節節而為之不一樣。”

(3).比喻橫生旁出的事情。 葉紫 《火》四:“他做夢也沒有想到,今年收租的事情會弄出這樣多的枝枝節節出來。”

(4).猶言支支吾吾。形容說話含糊躲閃。 洪深 《五奎橋》第一幕:“[ 陳金福 ]枝枝節節,有點不敢說。”

呂維祺名句,儆學詩十首(錄一首)名句

詩詞推薦

偏於此處多虧欠,卻向枝枝節節圖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