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用白居易新樂府成五十章並效其體·其一·七德舞(美撥亂陳王業也)》
全文:
武德中作破陳樂,貞觀初重製舞圖。
詔魏徵等歌詞撰名曰七德,以示開國之鴻謨。
七德破陳是一是二終莫辨,然魏徵既為之詞,何又稱徵諦觀。
九功之舞至於七德,破陳俛首弗視乎。
楊隋失鹿其政亂,英雄並逐之亦指草澤崛起徒。
太宗以隋宮人劫父留守之職叛,縱經親戰而成功業,其興究異漢高明祖夫。
豈如我朝慶隆舞,肇興長白之神區。
雖亦曾受明封號,不過羈縻外臣,較彼食毛踐土之民殊。
以是論之,即漢高明祖亦莫及,七德之舞奚足比擬本朝王業之規模。
慶隆舞,祖宗開創艱難謹記諸。
太祖薩爾滸之戰,立破明兵二十萬,太宗松山杏山之戰,殲明兵五萬而有餘。
是皆懿親藎臣,同心戮力邀天佑,至今追憶猶欲淚墮予。
及我世祖入京都,實得之流寇為明雪仇,而有大德於彼應感吾。
慶隆舞,皇清億萬斯年,子子孫孫應憶列祖創業艱難初。
參考注釋
封號
(1).古時帝王封授的爵號或稱號。《史記·傅靳蒯成列傳》:“ 漢王 賜 寬 封號 共德君 。” 司馬貞 索隱:“謂美號耳,非地邑。”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一:“國朝帝女封號,皆沿習 漢 唐 。初封則有美號稱‘公主’,出降則封‘某國公主’。” 明 高明 《琵琶記·書館悲逢》:“做你的媳婦呵,應須有封號,金花紫誥。”
(2).借指人們給予的稱號。 郁達夫 《青島、濟南、北平、北戴河的巡遊》:“今年帶了兒女,去( 青島 )住了一個夏天,才覺‘東方第一良港’‘東方第一避暑區’的封號,果然不是徒有其表的虛稱。”
不過
(1)
——用在形容詞性的詞組或雙音形容詞後面,表示程度很高
那就再好不過了
(2)
——作連詞,表示轉折,只是
然亦不過增一倍而止矣。——清·洪亮吉《治平篇》
病人精神還不錯,不過胃口還不好
(3)
副詞,指明範圍;只,僅僅
不過是個小孩子
羈縻
亦作“ 羈靡 ”。亦作“羇縻”。1.系聯。《漢書·郊祀志下》:“方士之候神入海求 蓬萊 者終無驗……天子猶羈縻不絶,幾遇其真。” 顏師古 註:“羈縻,繫聯之意。馬絡頭曰羈也。牛靷曰縻。”
(2).籠絡;懷柔。 漢 司馬相如 《難蜀父老》:“蓋聞天子之牧夷狄也,其義羈縻勿絶而已。”《漢書·匈奴傳下》:“其慕義而貢獻,則接之以禮讓,羈靡不絶。”《舊唐書·徐堅傳》:“ 堅 以蠻夷生梗,可以羈縻屬之,未得同華夏之制,勞師遠涉。”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喇嘛效順最早,而其術盛行東土,又夙為 蒙古 諸部落所崇信,故優禮彼教政,以羈縻外藩。” 清 龔自珍 《對策》:“臣考 三代 之於荒服,羇縻之而已。”
(3).束縛;控制。 三國 蜀 諸葛亮 《答法正書》:“文法羈縻,互相承奉。” 唐 高適 《奉和鶻賦》:“嗟日月之雲邁,猶羈縻而見嬰。” 清 惲敬 《三代因革論二》:“古者洪荒之世……政刑未備。羈縻所及,大者百里而已。”
(4).拘禁。 宋 文天祥 《<指南錄>後序》:“予羈縻不得還,國事遂不可收拾。” 清 李漁 《蜃中樓·授訣》:“朕見他是個有用之才,不忍加之屠戮,羈縻在 洞庭 東海 之間。”
(5).指羈縻州。 唐 皮日休 《憂賦》:“是以先王謂之荒服,後嗣謂之羈縻。” 宋 歐陽修 《<五代職方考>序》:“ 唐 之封疆遠矣,前史備載,而羈縻寄治虛名之州在其間。”參見“ 羈縻州 ”。
外臣
(1) 古諸侯國的士大夫對別國君主的自稱
(2) 古代指藩屬
(3) 地方官吏
食毛踐土
居其地而食其土之所產。毛,指可食植物。謂一切生活所需,均屬國君所有。舊時常用作感戴君恩之辭。語本《左傳·昭公七年》:“封略之內,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誰非君臣?”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食毛踐土,已三十餘年。” 鄭觀應 《盛世危言·傳教》:“況入教之民,猶是 中國 食毛踐土之民也。” 章炳麟 《訄書·原人》:“自 秦 漢 以後,井田廢,約劑在民間,民歸德於君,文飾其辭,則亦曰食毛踐土,此非事實也。”
乾隆名句,用白居易新樂府成五十章並效其體·其一·七德舞(美撥亂陳王業也)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