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恭讀皇祖御製避暑山莊三十六景詩井閱圖感成長句五首·其二》
全文:
猶憶壬寅三月春,隨鑾方始奉恩綸。
天顏近接承歡久,日角時臨賜喜頻。
在耳德音猶似昨,開函御筆鎮如新。
祗緣深眷吾皇意,愛育餘波及小臣。
參考注釋
德音
(1).善言。《詩·邶風·谷風》:“德音莫違,及爾同死。” 鄭玄 箋:“夫婦之言無相違者,則可與女長相與處至死。”後亦用以對別人言辭的敬稱。《魏書·宗欽傳》:“足下兼愛為心,每能存顧,養之以風味,惠之以德音。” 唐 韓愈 《高君畫贊》:“遺書一張,德音不忘。” 魯迅 《書信集·致許壽裳》:“倘能先賜德音,猶所說豫大慶。”
(2).猶德言,指合乎仁德的言語、教令。《國語·楚語上》:“忠信以發之,德音以揚之。”
(3).用以指帝王的詔書。至 唐 宋 ,詔敕之外,別有德音一體,用於施惠寬恤之事,猶言恩詔。 漢 桓寬 《鹽鐵論·詔聖》:“ 高皇帝 時,天下初定,發德音,行一切之令,權也,非撥亂反正之常也。” 唐 白居易 《杜陵叟》詩:“白麻紙上書德音,京畿盡放今年稅。” 宋 曾鞏 《英宗實錄院申請》:“乞下三司,令自 嘉祐 八年四月至 治平 四年正月八日已前,應蟲蝗、水旱、災傷及德音赦書蠲放稅賦,及蠲免欠負,並具實數,供報當院。”《平山冷燕》第十六回:“卻又不知向何方流蕩,竟無跡跡,以辜朝庭德音。”
(4).指朝廷所定的正統音樂。《禮記·樂記》:“天下大定,然後正六律,和五聲,弦歌詩頌,此之謂德音,德音之謂樂。”
(5).好名聲。《詩·豳風·狼跋》:“公孫碩膚,德音不瑕。” 朱熹 集傳:“德音,猶令聞也。”《詩·小雅·南山有台》:“樂只君子,德音不已。” 晉 葛洪 《<抱朴子外篇>自敘》:“高勛著於盟府,德音被乎管絃。形器雖沉鑠於淵壤,美談飄颻而日載。” 明 何景明 《古怨詩》之二:“所重在德音,容色安足恃。”
御筆
(1).謂帝王親筆所書或所畫。《北史·魏彭城王勰傳》:“帝令 勰 為露布……及就,尤類帝文,有人見者,鹹謂御筆。”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內閣三·閣臣進御筆》:“今上四年六月, 江陵 張公 為首揆,進閣中所藏 世宗 御筆聖諭六十三道。” 清 沉初 《西清筆記·紀文獻》:“﹝ 錢文端 ﹞有‘鹿馴巖畔當童扶’之句,上深賞之,御筆仿 梁楷 潑墨仙人圖以賜。” 老舍 《神拳》第四幕:“我多少還有幾件 康熙 五彩的花瓶, 乾隆 御筆的福壽字兒,你們隨便拿。”
(2).借指聖旨。 宋 葉適 《故禮部尚書黃公墓志銘》:“知閣 韓侂胄 驟竊柄,威福浸廣,意所好惡,盡以御筆行之。公具論其姦,有日矣,而御筆出公直 顯謨閣 ,知 平江府 。”
如新
謂交友情意不投,時間雖久,仍和新相識一樣。《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諺曰:‘有白頭如新,傾蓋如故。’” 司馬貞 索隱引 服虔 曰:“人不相知,自初交至白頭,猶如新也。” 唐 劉禹錫 《蘇州白舍人寄新詩有嘆早白無兒之句因以贈之》:“倖免如新分非淺,祝君長詠夢熊詩。”參見“ 白頭如新 ”。
乾隆名句,恭讀皇祖御製避暑山莊三十六景詩井閱圖感成長句五首·其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