曷發崑崙?曷濯洧盤?禾黍蔽野,童欣耄歡

石珝遠遊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石珝的《遠遊》

全文:
君之出矣,游如之何?朝覽冀野,夜浮滹沱。
帝子不逢,中流揚歌。
高鳥墮雲,游鱗溯波。
曷發崑崙?曷濯洧盤?禾黍蔽野,童欣耄歡
新聲在梁,清酒在尊。
聊以永日,以抒憂煩。

石珝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崑崙

亦作“崐侖2”。1.古代亦寫作“崑崙”。 崑崙山 。在 新疆 西藏 之間,西接 帕米爾 高原,東延入 青海 境內。勢極高峻,多雪峰、冰川。最高峰達七七一九米。古代神話傳說, 崑崙山 上有 瑤池 、 閬苑 、 增城 、 縣圃 等仙境。《莊子·天地》:“ 黃帝 游乎 赤水 之北,登乎 崑崙 之丘。”《楚辭·離騷》:“邅吾道夫 崑崙 兮,路修遠以周流。” 唐 韓愈 《雜詩》之三:“ 崑崙 高萬里,歲盡道苦邅。” 宋 張元乾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詞:“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九地 黃 流亂注?”

(2).古代西方國名。《書·禹貢》:“織皮, 崐崘 、 析支 、 渠 、 搜 ,西戎即敘。” 孔 傳:“織皮,毛布。有此四國,在荒服之外,流沙之內。”一說此指 崑崙山 。 孔穎達 疏引 鄭玄 曰:“衣皮之民,居此 崑崙 、 析支 、 渠搜 三山之野者,皆西戎也。”

(3).古代泛指 中印半島 南部及 南洋 諸島各國或其國人。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溫水》:“闇中大戰, 謙之 手射 陽邁 柁工,船敗縱橫, 崑崙 單舸接得 陽邁 。” 唐 張籍 《崑崙兒》詩:“ 崑崙 家住海中洲,蠻客將來 漢 地游。”《舊唐書·南蠻傳·林邑》:“自 林邑 以南,皆卷髮黑身,通號為 崑崙 。”

(4).“ 崑崙奴 ”的省稱。 唐 王維 《賀神兵助取石堡城表》:“龕中有尊像一,左右真人六,並師子、崑崙各二。”

(5).泛指奴僕。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余德》:“向暮,有兩崑崙捉馬挑燈,迎導以去。”參見“ 崑崙奴 ”。

(6).特指 崑崙 奴 磨勒 。 明 王錂 《春蕪記·說劍》:“你看他乘雲駕霧憑虛走,早把那 崑崙 秘術來傳受。” 清 顧彩 《髯樵傳》:“女泣如雨,訴失身狀,願公為 崑崙 。”參見“ 崑崙奴 ”。

(7).古代稱皮膚黑色的人。《晉書·后妃傳下·孝武文李太后傳》:“時後為宮人,在織坊中,形長而色黑,宮人皆謂之崐崘。”《舊五代史·慕容彥超傳》:“嘗冒姓 閻 氏,體黑麻面,故謂之 閻崑崙 。”

(8).指玉制酒器。 唐 李商隱 《魏侯第東北樓堂書所見成篇》:“鎖香金屈戌,帶酒玉崑崙。”

(9).酒名。“ 崑崙觴 ”的省稱。 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贈魏處士五貺詩·訶陵樽》:“外堪欺玳瑁,中可酌崑崙。”原註:“酒名。”參見“ 崑崙觴 ”。

(10).道教語。指頭腦。《雲笈七籤》卷十二引《太上黃庭外景經》:“子欲不死修崑崙。”《雲笈七籤》卷十七:“眼為日月,髮為星辰,眉為華蓋,頭為崑崙。”

(11).臍之別名。《黃庭內景經·治生》“兼行形中八景神” 梁丘子 注引《玉緯經》:“臍中為太一君,主人之命也,一名中極,一名太淵,一名崑崙,一名特樞。”

(1).山名。在 西藏 、 新疆 和 青海 之間。海拔6,000米左右,多雪峰、冰川。《淮南子·原道訓》:“經紀山川,蹈騰 崑崙 ,排閶闔,淪天門。” 高誘 註:“ 崑崙 ,山名也。在西北,其高萬九千里。” 陳毅 《崑崙山頌》詩:“ 崑崙 魄力何偉大,不以丘壑博盛名。”

(2).指 漢 代 汶上 明堂的通道。《史記·封禪書》:“ 濟南 人 公玊帶 上 黃帝 時明堂圖。明堂圖中有一殿,四面無壁,以茅蓋,通水,圜宮垣為復道,上有樓,從西南入,命曰 崑崙 ,天子從之入,以拜祠上帝焉。”參見“ 崑崙道 ”。

(3).古障塞名、一名 崑崙障 。 西漢 置。在今 甘肅省 安西縣 南。為宜禾都尉治所。

(4). 東晉 南朝 時指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其膚色較黑。《南齊書·王琨傳》:“父 懌 不慧,侍婢生 琨 ,名為 崑崙 。”按,崑崙,同“ 崑崙 ”。參閱 周一良 《魏晉南北朝史札記·崑崙》。

(5).我國古代泛稱今 中印半島 南部及 南洋 諸島以至 東非 之人為崑崙。參閱《太平御覽》卷七八六引 三國 吳萬震 《南州異物志》、卷七八八引 竺芝 《扶南記》、 唐 義淨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

(6).古島嶼名。亦譯 軍屯山 。即今 越南 南部 湄公河 口外的 崑崙島 。為古代海舶往來東西洋必經之地。《島夷志略》和《星槎勝覽》有專條記述,《鄭和航海圖》亦有此島。

(7).針灸穴位名。位於足部外踝尖與跟腱水平連線之中點凹陷處。《醫宗金鑒·針灸心法要訣·足三陽經總穴名》:“足太陽膀胱經,行足股後凡十九穴,左右同:至陰……崑崙,跗陽。”

廣大無垠貌。昆,通“ 渾 ”。 漢 揚雄 《太玄·中》:“崑崙旁薄,思之貞也。” 司馬光 集註:“昆,音魂;侖,盧昆切。”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元氣崑崙,充滿天地。”

洧盤

古代神話中的水名。據說發源於 崦嵫山 。《楚辭·離騷》:“夕歸次於 窮石 兮,朝濯髮乎 洧盤 。” 王逸 註:“ 洧盤 ,水名。《禹大傳》曰:‘ 洧盤 之水出 崦嵫之山 。’” 晉 郭璞 《山海經圖贊·丹木》:“爰有丹木,生彼 洧盤 。”

禾黍

(1).禾與黍。泛指黍稷稻麥等糧食作物。《史記·宋微子世家》:“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後漢書·承宮傳》:“後與妻子之 蒙陰山 ,肆力耕種,禾黍將孰,人有認之者, 宮 不與計,推之而去,由是顯名。” 宋 曾鞏 《送程公闢使江西》詩:“袴襦優足徧里巷,禾黍豐穰罄郊野。”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節:“由草料的恐慌,發生了芻秣的栽培;由芻秣的栽培,更發明了禾黍的種植。”

(2).《詩·王風·黍離序》:“《黍離》,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 宗周 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後以“禾黍”為悲憫故國破敗或勝地廢圮之典。 唐 許渾 《金陵懷古》詩:“楸梧遠近千官塚,禾黍高低 六代 宮。” 宋 蘇軾 《南都妙峰亭》詩:“池臺半禾黍,桃李餘榛菅。” 明 梁辰魚 《浣紗記·擒嚭》:“千載 吳 宮皆禾黍。嘆故國已無望。” 清 周實 《重九偕吹萬天梅亞希哲夫石子平子諸子過明故宮謁孝陵有作》詩之一:“松楸抱恨依殘日,禾黍傷心賦變風。”

蔽野

遮蓋原野。形容數量眾多。 漢 王充 《論衡·超奇》:“廬宅始成,桑麻纔有,居之歷歲,子孫相續,桃李杏梅,菴丘蔽野。”《宋書·謝靈運傳》:“澄流引源,桑麻蔽野,強富之實,昭然可知。”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緬甸歸誠本末》:“旌旗蔽野,勢張甚。”

石珝名句,遠遊名句

詩詞推薦

  • 土門

    范成大宋代〕污泥汨峻阪,狠石臥中路。睥睨無敢前,趑趄屢卻顧。長繩引籃輿,前挽後推去。吏士更叫號,作氣欲飛度。顛墜
  • 夜雨(三月二十日)

    乾隆清代〕午猶瀛宇晴,晚傍海雲生。風息幸無作,雨來聽有聲。潤知將二寸,勢惜緩三更。即漸晨曦晃,微欣不解怦。
  • 賜直

    乾隆清代〕微職荐臻幕府開,京畿最久更長材。事無巨細無弗悉,民有艱難有賴培。莫詡駕輕斯易耳,可知責重益蘉哉。道塗
  • 游獅子林即景雜詠·其二

    乾隆清代〕真樹蓋將千歲計,假山曾不倍尋高。雲林大隱留芳躅,誰復輕言作者勞。
  • 耕圖二十一首耖

    樓璹宋代〕脫絝下田中,盎漿著塍尾。巡行遍畦畛,扶耖均泥滓。遲遲春日斜,稍稍樵歌起。薄暮佩牛歸,共浴前谿水。
  • 謁金門

    洪瑹宋代〕風共雨。催盡亂紅飛絮。百計留春春不住。杜鵑聲更苦。細柳官河狹路。幾被嬋娟相誤。空憶墜鞭遺扇處。碧窗眉
  • 泉上六詠·其五·泉藻

    乾隆清代〕團葉長條不辨名,綠森潭底渫然清。水仙梳洗水晶發,借得龍宮玉鏡明。
  • 題鄒一桂杏花

    乾隆清代〕春卿昔貌竺庵枝,掛壁來當花放時。不識江南春雨里,可曾憶著屬車隨。
  • 詠史下司馬攸

    陳普宋代〕咫尺含章路不通,桃符渾不記臨終。青州政似恆三代,何用依依紞勗。
  • 曹泳宋代〕偏宜滴漏春朝雨,尤近裴公盛德堂。
曷發崑崙?曷濯洧盤?禾黍蔽野,童欣耄歡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