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珠未曉光先吐,灝氣才臨雨欲俱

王士性登岱·其一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士性的《登岱·其一》

全文:
仙人挾博泰山隅,授我真形五嶽圖。
大谷風生岩壑動,平原勢壓海天孤。
驪珠未曉光先吐,灝氣才臨雨欲俱
遙指齊州煙九點,不知身世在虛無。

參考注釋

驪珠

(1).寶珠。傳說出自驪龍頷下,故名。《莊子·列禦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 唐 溫庭筠 《蓮浦謠》:“荷心有露似驪珠,不是真圓亦搖盪。” 明 劉兌 《嬌紅記》:“紅牙緩引驪珠串,個個一般圓。” 清 卓爾堪 《海市歌》:“龍女仙衣湘水裙,掌上驪珠弄明月。”

(2).比喻珍貴的人或物。《南齊書·倖臣傳論》:“長主君世,振裘持領,賞罰事殷,能不踰漏,宮省咳唾,義必先知。故能窺盈縮於望景,獲驪珠於龍睡。” 唐 元稹 《贈童子郎》詩:“ 楊公 莫訝清無業,家有驪珠不復貧。” 清 陳其元 《庸閒齋筆記·解元抄襲陳文》:“主司閲文,合意者少,至十八日猶未定元。外舅適得一卷,大喜,以為獨得驪珠矣。”《孽海花》第十三回:“這回 章自蜚 、 聞韻高 都沒有中,驪珠已失,所得都是鱗爪罷了。”

(3).楊梅的別名。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果蓏·楊梅》:“ 陸游 詩:‘未愛滿盤堆火齊,先驚探頷得驪珠。’按,謂楊梅也。”

(4).龍眼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三·龍眼》。

曉光

清晨的日光。 南朝 梁簡文帝 《侍游新亭應令》詩:“曉光浮野映,朝煙承日迴。” 唐 杜荀鶴 《秋日寄吟友》詩:“蟬樹生寒色,漁潭落曉光。” 孫景瑞 《紅旗插上大門島》:“曉光漸漸顯露了。”

灝氣

(1).瀰漫在天地間之氣。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遊記》:“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 宋 曾鞏 《八月二十九日小飲》詩:“煩蒸翕已盡,灝氣乃浮薄。” 清 吳偉業 《縹緲峰》詩:“灝氣凌泬寥,一身若冰雪。”

(2).正大剛直之氣。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卷十:“ 傅遠度 汝舟 ,奇思灝氣,高出一世。” 清 湯增璧 《崇俠篇》:“自道德墜地,士或儇薄無行。非有真體之內充,灝氣之磅礴,而樽酒之間,詬誶交作,往往慾撻於市朝,以泄一時之忿。”

王士性名句,登岱·其一名句

詩詞推薦

驪珠未曉光先吐,灝氣才臨雨欲俱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