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再題盧鴻草堂十志圖·其一·草堂》
全文:
朴屋茨茅避燥濕,蘼蕪薜荔遞芳馨。
童顏坐者手一卷,知是黃庭內外經。
參考注釋
茨茅
指茅屋。《陳書·馬樞傳》:“及 鄱陽王 為 南徐州 刺史,欽其高尚……別築室以處之, 樞 惡其崇麗,乃於竹林間自營茨茅而居焉。”
燥濕
(1).乾燥和潮濕。《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賓至如歸,無寧菑患;不畏寇盜,而亦不患燥濕。”《呂氏春秋·重己》:“昔先聖王……其為宮室臺榭也,足以辟燥溼而已矣。” 高誘 註:“燥謂陽炎,溼謂雨露。” 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律比 崑崙 竹,音知燥溼絃。” 清 譚嗣同 《與沉小沂書》之二:“凡物春夏則漲,秋冬則縮,寒暑燥濕使然也。”
(2).指日常生活起居。《漢書·丙吉傳》:“ 吉 即時病,輒使臣 尊 朝夕請問皇孫,視省席蓐燥濕。”《三國志·吳志·駱統傳》:“常勸 權 以尊賢接士,勤求損益,饗賜之日,可人人別進,問其燥溼,加以密意,誘諭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義。”《資治通鑑·漢獻帝建安五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人之居處,避濕就燥。問其燥濕者,問其居處何如也。” 清 梅曾亮 《朱孺人墓志銘》:“吾婦幼失母,專其事母者事父,及後母遺腹弟。調燥濕,御侵侮,皆與其勞。”
(3).指世態炎涼。 漢 蔡邕 《辭郡辟讓申屠蟠書》:“﹝ 申屠蟠 ﹞安貧樂潛,味道守真,不為燥溼輕重,不為窮達易節。” 唐 陸龜蒙 《幽居賦》:“頌厥土之三壤,託高風之四鄰,纔祛燥濕,稍遠囂塵。” 宋 司馬光 《昔別贈宋復古張景淳》詩:“皎如百鍊精,不為燥濕易。”
(4).中醫指燥熱或寒濕的症侯。《醒世恆言·李道人獨步雲門》:“醫者意也……看害病的是那地方人,或近山或近水,就與他分個燥濕。”
蘼蕪
綠絲藻類
薜荔
(1).植物名。又稱木蓮。常綠藤本,蔓生,葉橢圓形,花極小,隱於花托內。果實富膠汁,可制涼粉,有解暑作用。《楚辭·離騷》:“擥禾根以結茝兮,貫薜荔之落蘂。” 王逸 註:“薜荔,香草也,緣木而生蘂實也。” 唐 宋之問 《早發始興江口至虛氏村作》詩:“薜荔搖青氣,桄榔翳碧苔。”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木蓮》。
(2).梵語Preta的譯音。或譯為“薜荔多”。義為餓鬼。 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九:“薜荔,蒲細,來計反,此譯言餓鬼也。”《雲笈七籤》卷十:“薜荔者,餓鬼名也。”
芳馨
(1).猶芳香。也借指香草。《楚辭·九歌·湘夫人》:“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楚辭·九歌·山鬼》:“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唐 李復言 《續玄怪錄·張老》:“有頃進饌,精美芳馨,不可名狀。”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三八:“今日閒愁為 洞庭 ,茶花凝想吐芳馨。”
(2).喻美好的名聲。 清 張大受 《慕廬先生還朝》詩:“出處古來雲變化,芳馨誰播史書中。”
(3).指祭品。言其氣味芳香。 宋 朱熹 《臥龍庵武侯祠》詩:“寒藻薦芳馨,飛泉奉明酌。”《宋史·樂志九》:“時思致享,肅薦芳馨。”
乾隆名句,再題盧鴻草堂十志圖·其一·草堂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