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名畫薈珍·其五·李公麟文會圖》
全文:
曲欄乾側老松陰,知已相於愜靜尋。
倚石不妨奇似貌,剝蕉畢竟覓無心。
忘形何必輕簪組,閱世依然論古今。
卻笑阮嵇鄰放蕩,一時沉醉竹林深。
參考注釋
忘形
忘掉言行的分寸
得意忘形
何必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簪組
(1).冠簪和冠帶。 唐 王維 《留別丘為》詩:“親勞簪組送,欲趁鶯花還。”
(2).借指官宦。《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四》:“偽宰相 鄭珏 等一十一人,皆本朝簪組,儒苑品流。” 宋 蘇軾 《寄劉孝叔》詩:“高蹤已自雜漁釣,大隱何曾棄簪組。” 明 李東陽 《張侍御世用藏山水圖歌》:“吾生早覺簪組累,十年邱壑成膏肓。”
閱世
經歷時世。 唐 劉禹錫 《宿誠禪師山房題贈》詩之二:“視身如傳舍,閲世甚東流。” 宋 蘇軾 《樓觀》詩:“門前古碣臥斜陽,閲世如流事可傷。” 清 鈕琇 《觚賸·石言》:“﹝ 端溪 石硯﹞端凝靜默,有勵俗之守焉;厚重不毀,有閲世之壽焉。” 季羨林 《西諦先生》:“我們當時差不多都才二十歲左右,閱世未深,尚無世故,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時候。”
依然
照往常,依舊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古今
古代和現代
古今差異
乾隆名句,名畫薈珍·其五·李公麟文會圖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忘形何必輕簪組,閱世依然論古今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