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釋妙聲的《次韻開元石缽》
全文:
磨礱圭角象天圓,佛手親持不計年。
乞食屢經祇樹下,降龍因落滬川邊。
懸時寒映當窗竹,洗次遙分卓錫泉。
神物護持希世寶,故遭劫火至今傳。
參考注釋
神物
(1).神靈、怪異之物。《易·繫辭上》:“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 唐 李白 《梁甫吟》:“ 張公 兩龍劍,神物合有時。” 明 張綸 《林泉隨筆》:“雷雖只是氣,但有氣便有形。神物氣聚,則須有纔過便散。既有神物,則震死人書其背,夫復何怪?”
(2).指神仙。《史記·孝武本紀》:“上即欲與神通,宮室被服不象神,神物不至。”
護持
維護保持
世寶
世代相傳的珍寶。《三國志·魏志·張臶傳》:“古皇聖帝所未嘗蒙,實 有魏 之禎命,東序之世寶。”
劫火
亦作“刧火”。亦作“刦火”。亦作“刼火”。1.佛教語。謂壞劫之末所起的大火。《仁王經》:“劫火洞然,大千俱壞。” 唐 張喬 《興善寺貝多樹》詩:“永共 終南 在,應隨劫火燒。” 宋 李綱 《次韻丹霞錄示羅疇老唱和詩》:“刧火洞燒時,自有安身處。”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附錄《晉王大令保母帖》:“千年鬱鬱閟重泉,蹔出還隨刦火煙。” 清 龔自珍 《懺心》詩:“佛言刼火遇皆銷,何物千年怒若潮?”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一章:“釋子又常謂 東方朔 言及刧火,已知佛法。”
(2).借指兵火。 清 顧炎武 《恭謁天壽山十三陵》詩:“ 康 昭 二明樓,並遭劫火亡。” 清 納蘭性德 《南歌子·古戍》詞:“何年劫火賸殘灰,試看英雄碧血滿 龍堆 。”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無音信
(2) 直到今天
釋妙聲名句,次韻開元石缽名句
名句推薦
更向竹林攜小阮,應無俗物惱王戎
柳亞子《懷人詩十章 高吹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