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圖本擬跡貽後,一火頓令業淨前

乾隆聽松庵竹爐煎茶五疊舊作韻·其一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聽松庵竹爐煎茶五疊舊作韻·其一》

全文:
何處名山弗有泉,惠山傳以竹爐煎。
四圖本擬跡貽後,一火頓令業淨前
分卷補教集狐腋,撫箋奚足貌鷗眠。
笑他瀟灑幽閒事,可稱若而人寫全。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擬跡

亦作“ 擬跡 ”。1.仿效。 漢 張衡 《西京賦》:“齊志 無忌 ,擬跡 田文 。”《三國志·魏志·張范傳》:“今孤以土地之廣,士民之眾,欲徼福 齊桓 ,擬跡 高祖 ,何如?”《周書·侯植傳》:“願公推誠王室,擬跡 伊 周 ,使國有 泰山 之安。”

(2).揣度足跡。 唐 駱賓王 《應誥》:“夫至人之處世,擬跡而後投,隱心而後動。”按,此謂行事之前先行揣度。

見“ 擬跡 ”。

一火

(1).一點燈光或火光。 唐 項斯 《江村夜泊》詩:“幾家深樹里,一火夜漁歸。” 元 揭徯斯 《小孤山次韻》:“天昏一火明山半,石底猶疑有雷電。”

(2).一把火。 唐 吳融 《廢宅》詩:“不獨淒涼眼前事, 鹹陽 一火便成原。” 郭沫若 《虎符》第四幕:“把這叛徒家裡的人斬盡殺絕,把這叛徒的住宅一火而焚!”

(3).古時兵制,十人為一火。《新唐書·兵志》:“十人為火,火有長。”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駕詣青城齋宮》:“諸軍有紫巾緋衣素隊約千餘人羅布郊野,每隊軍樂一火。”

(4).同“ 一夥 ”。指若干人結合成的一群。《舊唐書·僖宗紀》:“若諸軍全捕得一火草賊,數至三百人已上者,超授將軍。”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十二月》:“自入此月,即有貧者三數人為一火,裝婦人神鬼,敲鑼擊鼓,巡門乞錢。” 元 關漢卿 《單刀會》第二折:“他矁一矁漫天塵土橋先斷,喝一聲拍岸驚濤水逆流,那一火怎肯干休!”

乾隆名句,聽松庵竹爐煎茶五疊舊作韻·其一名句

詩詞推薦

四圖本擬跡貽後,一火頓令業淨前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