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雲來靜室,何乃未忘言

乾隆靜室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靜室》

全文:
雖是崇山上,園中不築垣。
高居因見遠,貞復會旋元。
出玩雲生岫,歸看葉落根。
既雲來靜室,何乃未忘言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雲來

(1).如雲飛卷而來。 馬總 《意林》卷五引 漢 仲長統 《昌言》:“英辭雨集,妙句雲來。” 元 岑士貴 《凌煙閣賦》:“乘輿雲來,貴臣于于。”

(2).“雲孫”、“來孫”的並稱。泛指後代。 宋 蘇軾 《坤成節功德疏文》之七:“坐俟雲來之養,受祿無疆;屢觀甲子之周,與民同樂。” 宋 李綱 《謝親筆札子》:“顧臣煢然衰病,未知圖報之所。惟當什襲祕藏,刻之金石,傳示雲來,使天下後世知聖君不忘舊臣,樂取諸人以為善者。”

(3).傳說中的仙山 蓬萊山 的別稱。 晉 王嘉 《拾遺記·蓬萊山》:“ 蓬萊山 亦名 防丘 ,亦名 雲來 。”

靜室

(1).古代天子行幸,對所居宮室先派人清掃和檢查,以保持潔淨並防止意外。《後漢書·楊秉傳》:“王者至尊,出入有常。警蹕而行,靜室而止。” 李賢 註:“靜室謂先使清宮也。”《三國志·魏志·王朗傳》:“夫帝王之居……靜室而後息駕,皆所以顯至尊,務戒慎,垂法教也。”

(2).清靜的屋子。《北史·列女傳·鄭善果母崔氏》:“靜室端居,未嘗輒出門閭。”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六:“其時,山最幽僻,游者絶稀,惟 揚州 商人,構靜室數間,春秋一到而已。” 魯迅 《彷徨·傷逝》:“可惜的是我沒有一間靜室。 子君 又沒有先前那么幽靜,善於體貼了。”

(3).指寺院住房或隱士、居士修行之室。 北周 庾信 《詠畫屏風詩》之二一:“洞靈開靜室,雲氣滿山齋。” 唐 綦毋潛 《題靈隱寺山頂禪院》詩:“觀空靜室掩,行道眾香焚。”《紅樓夢》第一一八回:“你想 妙玉 也是帶髮修行的……姑娘執意如此,我們就把姑娘住的房子便算了姑娘的靜室。”

何乃

(1).怎能,何能。《史記·蒙恬列傳論》:“此其兄弟遇誅,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脈哉?”《後漢書·列女傳·袁隗妻》:“乃初成禮, 隗 問之曰:‘婦奉箕箒而已,何乃過珍麗乎?’”

(2).何況。《史記·田叔列傳》:“將軍尚不知人,何乃家監也!”《史記·東越列傳》:“且 秦 舉 鹹陽 而棄之,何乃 越 也!” 明 李東陽 《太白行》:“龍攀鳳附不自由,何乃棄君來事讎!”

(3).何故,為何。 漢 荀悅 《漢紀·高后紀》:“ 辟陽侯 曰:‘ 平原君 母死,何乃賀我?’”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十:“余乙巳春……作詩紀事,中有云:‘竊思 河 出 崑崙 墟,其勢定可吞埏垓;何乃千里一曲直,如汞瀉地往復回?’”

忘言

(1).謂心中領會其意,不須用言語來說明。語本《莊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國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隱士,鬚髮皆皓然,策杖從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陳師道 《次韻德麟植檜》:“蕭蕭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慚搜句百無功。”

(2).指不借語言為媒介而相知於心的友誼。《晉書·山濤傳》:“後遇 阮籍 ,便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韓愈 《祭薛中丞文》:“況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須言說。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言事·抗疏中輟》:“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權奸已敗,即往事果真,亦當忘言,此等追敘,似乎蛇足。”

乾隆名句,靜室名句

詩詞推薦

既雲來靜室,何乃未忘言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