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德洪的《誠心二上人見過》
全文:
破夏來尋甘露滅,快人如對水晶輪。
煙雲掃盡詞傳意,知見不生情透塵。
旋縛茅茨吞遠壑,偶臨檐隙見歸人。
露芽便覺如浮雪,品坐同分一盞春。
參考注釋
煙雲
煙氣和雲
煙雲繚繞
傳意
傳達思想內容或情意。《莊子·天道》“而世因貴言傳書” 唐 成玄英 疏:“夫書以載言,言以傳意。” 明 沉鯨 《雙珠記·北斗化僧》:“纖雲舒巧,飛星傳意。”
知見
(1).見識;見解。《漢書·文帝紀》:“令至其悉思朕之過失,及知見之所不及,匄以啟告朕。” 明 李贄 《史綱評要·宋神宗皇帝》:“ 介甫 之病,坐不近人情,故 君實 明快之言,如不聞也,然豈但 介甫 已乎,凡稍有知見者俱如是矣。”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往所理想,在知見情操,兩皆調整,若主智一派,則在聰明睿智,能移客觀之大世界於主觀之中者。”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三篇第二章第二節:“從這多數的征伐事項中,可以抽繹出下列的幾項知見。”
(2).看見,知道。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九:“時都統 馮湛 帳前適有一人在傍知見。”《廿載繁華夢》第二回:“海關里有兩個冊房……一個是造真冊的,一個是造假冊的。真冊的自然是海關大臣和庫書知見;假冊的就拿來虛報皇上。” 陳殘雲 《山谷風煙》第三六章:“大嫂, 劉 家的事你也知道,家公家婆做過什麼,你也知見。”
(3).佛教語。知為意識,見為眼識,意謂識別事理、判斷疑難。 宋 秦觀 《法雲寺長老疏文》:“無前後來去之際,有解脫知見之因。” 清 龔自珍 《重輯<六妙門>序》:“不停心,則雖有無上知見,為煩惱風動搖慧燈,若存若滅……制心一處,何事不辦,如開佛知見矣。”
生情
(1).萌生愛憐之情。《晉書·庾純傳》:“自中世以來,多為貴重順意,賤者生情,故令 釋之 、 定國 得揚名於前世。” 南朝 梁簡文帝 《倡婦怨情詩二十韻》:“散誕披紅帔,生情新約黃。”
(2).猶言矯飾情態。 北周 庾信 《鏡賦》:“暫設粧奩,還抽鏡屜。競學生情,爭憐今世。”
(3).猶蓄意。 南唐 劉崇遠 《金華子》卷下:“ 朱沖和 五經及第,恃其強敏,好乾忤人。所在伺察瑕隙,生情爭訟。” 元 孟漢卿 《魔合羅》第四折:“我便道誰合毒藥來,你便道是俺老子來;我便道誰生情造意來,你便道是俺老子來。”《水滸傳》第二七回:“ 王婆 生情造意,哄誘通姦,唆使本婦下藥毒死親夫。”
釋德洪名句,誠心二上人見過名句
名句推薦
昭代元豐日,雲洲致瑞祥
郭師元《雲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