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國風帆快轉輸,石林香靄護神居

衛恆 《衛源廟

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衛恆的《衛源廟》

全文:
上國風帆快轉輸,石林香靄護神居
龍吟別浦泉聲細,鳥拂空潭樹影虛。
蹴鞠誰家春競賞,琅玕千畝翠堪書。
繡衣已覺清寒甚,休遣風霜到隼旟。

衛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上國

(1).指國都以西的地區。《左傳·昭公十四年》:“夏, 楚子 使 然丹 簡上國之兵於 宗丘 。” 杜預 註:“上國,在國都之西。西方居上流,故謂之上國。”

(2). 春秋 時稱中原各諸侯國為上國,與 吳 楚 諸國相對而言。《左傳·昭公二十七年》:“﹝ 吳子 ﹞使 延州來 季子 聘於上國,遂聘於 晉 ,以觀諸侯。” 孔穎達 疏引 服虔 曰:“上國,中國也。蓋以 吳 辟在東南,地勢卑下,中國在其上流,故謂中國為上國也。”《國語·吳語》:“ 越 滅 吳 ,上征上國。” 韋昭 註:“上國,中國也。” 三國 魏 陳琳 《檄吳將校部曲文》:“﹝ 夫差 ﹞抗衡上國,與 晉 爭長。” 清 劉大櫆 《送張福清序》:“昔在自古, 閩 粵 不齒於上國。”

(3).外藩對帝室或朝廷的稱呼。《後漢書·陳蕃傳》:“夫諸侯上象四七,垂耀在天,下應分土,藩屏上國。” 李賢 註:“上象四七,謂二十八宿各主諸侯之分野,故曰下應分土,言皆以輔王室也。”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吾雖德薄,位為蕃侯,猶庶幾戮力上國,流惠下民。” 唐 白居易 《祭迴鶻可汗文》:“撫有九姓,制臨一方,氣吞諸戎,名播上國。”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五:“惟 布達拉 一區,其土膏衍,其人秀好,其音 華夏 ,故 吐番贊普 都之,以鞭撻四夷,抗衡上國。”

(4).指京師。 南朝 梁 江淹 《四時賦》:“憶上國之綺樹,想 金陵 之蕙枝。”《資治通鑑·唐德宗建中二年》:“今海內無事,自上國來者,皆言天子聰明英武,志欲致太平,深不欲諸侯子孫專地。” 胡三省 註:“時藩鎮竊據,自比古諸侯,謂京師為上國。”《紅樓夢》第四回:“ 薛蟠 素聞得都中乃第一繁華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機會,一來送妹待選,二來望親,三來親自入部銷算舊賬,再計新支,--其實只為遊覽上國風光之意。”

風帆

亦作“ 風颿 ”。 1.船帆。 清 林則徐 《中秋嶰筠尚書招余及關滋圃軍門天培飲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詩:“轉眸已失 大小虎 ,須臾 沙角 風颿收。” 郭風 《葉笛集》:“我看見無數的雙桅船,以它們的高聳的桅桿、紅色的三角旗、白色和茶色的風帆,張起或卷下的風帆,來裝飾你的港口。”

(2).指張帆乘風而行的船。 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嚴程迫風帆,劈箭入高浪。” 宋 周密 《齊東野語·三高亭記改本》:“嘗試倚楹而望,水光浮空,雲日上下,風颿煙艇,飄忽晦明。” 明 張煌言 《懷王媿兩少司馬徐闇公沉復齋中丞》詩:“南望 銅陵 又一山,風颿千尺鯨波間。” 艾蕪 《海島上》:“屋外一望無際的淡藍色海面和幾隻茶褐色風帆,便像壁間的大畫幅一樣,明靜而清新地擺在我的眼前。”

轉輸

(1).運輸。《史記·酈生陸賈列傳》:“夫 敖倉 ,天下轉輸久矣,臣聞其下迺有藏粟甚多。” 唐 吳兢 《貞觀政要·征伐》:“士馬疲於甲冑,舟車倦於轉輸。” 嚴復 《原強》:“故凡其耕鑿陶冶,織絍牧畜,上而至於官府刑政,戰守、轉輸、郵置、交通之事,與凡所以和眾保民者,精密廣大,較吾 中國 之所有,倍蓰有加焉。”

(2).周轉輸入。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廣東起義前後清方檔案》:“苟無大宗官款為之轉輸,則市面傾倒,而官銀錢局亦倒。”

石林

含二氧化碳的水流溶蝕或侵蝕石灰岩而形成的林立於地表的塔狀石炭岩

去南有石林風景區

香靄

雲氣;焚香的煙氣。 後蜀 毛熙震 《浣溪沙》詞:“困迷無語思猶濃,小屏香靄碧山重。” 元 張翥 《小遊仙詞》之六:“五嶽真官立帳前,露蕪香靄落瓊筵。”《白雪遺音·馬頭調·宇宙無塵》:“夜深香靄,萬籟無聲。”

衛恆名句,衛源廟名句

詩詞推薦

上國風帆快轉輸,石林香靄護神居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