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架三峰迥出群,支天萬古翠嶙峋

乾隆筆架峰·其一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筆架峰·其一》

全文:
筆架三峰迥出群,支天萬古翠嶙峋
宣毫湘管難堪倚,合付尋常腹藁人。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筆架

擱筆或插筆的架兒

三峰

(1).三山峰。指 華山 之 蓮花 、 毛女 、 松檜 三山峰。 唐 陶翰 《望太華贈盧司倉》詩:“行吏到 西華 ,乃觀三峰壯。”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淚添九曲 黃河 溢,恨壓三峰 華岳 低。”

(2).三山峰。指 江蘇 三茅山 之 大茅 、 中茅 、 小茅 三山峰。 唐 陸龜蒙 《寄茅山何威儀》詩之二:“大小三峰次 九華 ,靈蹤今盡屬 何 家。”

(3). 華州 之代稱。《敦煌曲子詞·菩薩蠻》:“鑾駕在三峰,天同地不同。” 前蜀 韋莊 《秦婦吟》:“明朝曉至三峰路,百萬人家無一戶。”

出群

猶言出眾。《尹文子·大道上》:“今世之人,行欲獨賢,事欲獨能,辯欲出羣,勇欲絶眾。” 唐 杜甫 《海棕行》:“自是眾木亂紛紛,海棕焉知身出羣。” 明 葉憲祖 《鸞鎞記·鎞訂》:“只為我才貌出羣,聲名播遠,京中多少王孫公子,騷人墨客,戶外之履常滿,笥中之句頻投。”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二:“某家有小兒,甫六齡,清秀在骨,器宇不凡,性亦矯矯出羣。”

萬古

萬世

萬古長青

嶙峋

(1) 形容山石峻峭、重疊

嶺巆嶙峋,洞無涯兮。——《漢書·揚雄傳》

海之波瀾,山之嶙峋。——司空圖《詩品》

怪石嶙峋

(2) 形容人消瘦或剛直有骨氣

瘦骨嶙峋

乾隆名句,筆架峰·其一名句

詩詞推薦

筆架三峰迥出群,支天萬古翠嶙峋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