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馬丹陽的《歸山操》
全文:
能無為兮無不為,能無知兮無不知。
知此道兮誰不為,為此道兮誰復知。
風蕭蕭兮木葉飛,聲嗷嗷兮雁南歸。
嗟人世兮日月催,老欲死兮猶貪痴。
嗟人世兮魂欲飛,傷人世兮心欲摧。
難可了兮人間非,指青山兮當早歸。
青山夜兮明月飛,青山曉兮明月歸。
飢餐霞兮渴飲溪,與世隔兮人不知。
無乎知兮無不為,此心滅兮那復疑。
天庭忽有雙鶴飛,登三宮兮游紫微。
參考注釋
天庭
(1) 天帝的宮廷;天帝的朝廷
(2) 帝王的宮廷;朝廷
(3) 天空
這種種聲音在無邊無際的天庭中響著。——胡也頻《光明在我們的前面》
(4) 指前額的中央
天庭飽滿
三宮
(1).古代諸侯夫人之宮。《禮記·祭義》:“及大昕之朝,君皮弁素積,卜三宮之夫人、世婦之吉者,使入蠶於蠶室。” 鄭玄 註:“諸侯夫人三宮,半王后也。”《穀梁傳·桓公十四年》:“甸粟而納之三宮。” 范寧 註:“三宮,三夫人也。” 楊士勛 疏:“禮,王后六宮,諸侯夫人三宮也。故知三宮是三夫人宮也。”
(2).指后妃之宮。 唐 李憕 《奉和聖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應制》詩:“別館春還淑氣催,三宮路轉鳳凰臺。”
(3).謂天子、太后、皇后。《漢書·王嘉傳》:“自貢獻宗廟三宮,猶不至此。” 顏師古 註:“三宮,天子、太后、皇后也。” 清 方文 《宋遺民詠·汪大有》:“三宮既北遷,侍衛同驅馳。”
(4).謂明堂、辟雍、靈台。《文選·張衡<東京賦>》:“乃營三宮,布教頒常。” 薛綜 註:“三宮,明堂、辟雍、靈臺。” 漢 李尤 《辟雍賦》:“太學既崇,三宮既章,靈臺司天,群曜彌光。” 唐 武則天 《明堂樂章·迎送王公》:“載延百辟,爰集三宮。”參見“ 三雍 ”。
(5).指紫微、太微、文昌三星座。《楚辭·遠遊》“後文昌使掌行兮” 漢 王逸 註:“天有三宮,謂紫宮、太微、文昌也。” 唐 楊炯 《送劉校書從軍》詩:“天將下三宮,星門召五戎。”
(6).道教謂雙目為絳宮、兩耳為玉堂宮,鼻口為明堂宮。合稱“三宮”。 唐 呂岩 《別詩》之二:“三宮自有迴流法,萬物那無運用方。”《雲笈七籤》卷八二:“遠世棄欲,息役沉光,滌清三宮,凝定九府。”
(7).道教指 西玄山 清靈宮 、 葛衍山 紫陽宮 、 郁絕根山 極真宮 。《雲笈七籤》卷一○五:“三山有三府名曰三宮。 西玄山 為 清靈宮 , 葛衍山 為 紫陽宮 , 鬱絶根山 為 極真宮 。”
紫微
(1).即紫微垣。星官名,三垣之一。《晉書·天文志上》:“紫宮垣十五星,其西蕃七,東蕃八,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大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 唐 杜甫 《秋日荊南送薛明府辭滿告別奉寄薛尚書之作三十韻》:“紫微臨六角,皇極正乘輿。”《雲笈七籤》卷三:“紫微金闕,七寳騫樹。” 清 厲鶚 《東城雜記·灌園生》:“象天河而鑿池,擬紫微而建閣。”參見“ 紫微垣 ”。
(2).指帝王宮殿。《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乃立 靈光 之秘殿,配 紫微 而為輔。” 張載 註:“ 紫微 ,至尊宮,斥京師也。”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一:“小小生金屋,盈盈在 紫微 。”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和鳴雙鳳喜來儀,三殿花香入 紫微 。”
(3).亦作“ 紫薇 ”。 唐 開元 元年改中書省為紫微省,中書舍人為紫微舍人。 唐 李嘉祐 《和張舍人中書宿直》:“ 漢 主留才子,春城直紫微。” 宋 黃庭堅 《次韻曾子開舍人游籍田載荷花歸》:“紫微樂暇日,披襟詠風漣。”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地部一》:“紫微原為帝星,以其政事之所從出,故中書省亦謂之紫微,而舍人為紫微郎。”《警世通言·錢舍人題詩燕子樓》:“當時有中書舍人 錢易 ,字 希白 ……久住紫薇,意欲一歷外任。”
馬丹陽名句,歸山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