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大寧城覽古·其一》
全文:
斷戍頹垣蔓草青,秋風立馬一延停。
侍臣不識憑臨意,只道初番過大寧。
參考注釋
侍臣
皇帝左右的近臣
昔先皇頒僧保所貨西洋珠於侍臣,某得八焉。——明· 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不識
(1).不知道,不認識。《詩·大雅·皇矣》:“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韓愈 《閔己賦》:“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魯迅 《<集外集>序言》:“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識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周禮·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識。” 鄭玄 註:“識,審也。不審,若今仇讎當報甲,見乙,誠以為甲而殺之者。”
憑臨
據高俯瞰。 清 申涵光 《邯鄲行》:“城邊過客飛黃土,城上憑臨日正午。” 清 曹寅 《虎丘僧軒坐雨遲培山未至漫成》詩:“東巖磵壑憑臨高,風雨橫絶懸驚濤。”
只道
只說;只以為。 宋 楊萬里 《秋雨嘆》詩:“居人只道秋霖苦,不道行人坭更深。”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七:“料那人爭知我,如今病未愈,只道把他孤負。”《水滸傳》第二三回:“小弟只道他死了,因此一徑地逃來,投奔大官人處,躲災避難。”
大寧
(1).天下安定。《漢書·揚雄傳上》:“瞰 帝唐 之嵩高兮,眽隆 周 之大寧。” 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敷皇極以創業,協神道而大寧。”《宋書·樂志四》:“ 晉 世寧,四海平,普天安樂永大寧。”
(2).無為而極安寧的境界。《莊子·列禦寇》:“悲哉乎,汝為知在毫毛,而不知大寧。” 王先謙 集解:“大寧,無為泰定之宇。”
乾隆名句,大寧城覽古·其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