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元肇的《上水心先生三首·其一》
全文:
文字滔滔江漢東,早從伊洛定宗風。
中興之後數人物,北斗以南唯此公。
聞道治平猶草奏,向來持論不和戎。
匪伊再入脩門去,只有孤忠與昔同。
參考注釋
聞道
(1).領會某種道理。《論語·里仁》:“朝聞道,夕死可矣。” 唐 韓愈 《師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明 李贄 《卓吾論略》:“吾父子儻亦聞道於此,雖萬里可也。”
(2).聽說。 唐 杜甫 《秋興》詩之四:“聞道 長安 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 元 秦簡夫 《趙禮讓肥》第二折:“豈不聞道是哀哀父母劬勞。” 李木庵 《東山吟》:“聞道時危黨錮急,傷心不許問家國。”
治平
(1).治國平天下。語本《禮記·大學》:“身脩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清 侯方域 《南省試策》之三:“太子異日有天下之責者也。但得青宮讀書,辨古今興亡,識人才邪正,足以治平耳矣。”
(2).謂政治清明,社會安定。《晏子春秋·諫上七》:“故明所愛而賢良眾,明所惡而邪僻滅,是以天下治平,百姓和集。” 宋 蘇軾 《晁錯論》:“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 清 薛福成 《籌洋芻議·變法》:“自 唐 虞 訖 夏 、 商 、 周 ,最稱治平。”
(3).指官吏治理政事的功績。《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孝文皇帝 初立,聞 河南 守 吳公 治平為天下第一。” 清 李漁 《奈何天·隱妒》:“自齠齔之年,出來應試,早登甲第之先;從學仕之日,出去臨民,便擢治平之最。”
草奏
(1).草擬奏章。《漢書·王莽傳上》:“ 竦 者博通士,為 崇 草奏,稱 莽 功德。” 唐 戴叔倫 《贈司空拾遺》詩:“ 陳琳 草奏才還在, 王粲 登樓興不賒。”《宋史·孝宗紀一》:“﹝ 史浩 ﹞亟入為帝言,太子不宜將兵。乃為草奏,因中宮以進。”
(2).草擬的奏章。 唐 李嘉祐 《奉酬路五郎中院長新除工部員外見簡》詩:“詞鋒偏卻敵,草奏直論兵。” 唐 杜甫 《承聞河北諸道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之七:“衣冠是日朝天子,草奏何時入帝鄉。”
向來
(1) 一貫如此
(2) 先前
向來之煙霞。——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向來不過籠絡耳。——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持論
把自己的主張發表出來;立論
仲舒通五經,能持論,善屬文。——《漢書·儒林傳》
持論*公允
持論有據
不和
(1)
意見分歧
這兩人之間從未有任何不和
(2)
(3)
不一致、不團結,缺乏和諧和一致的意見
製造不和
(4)
以爭吵,摩擦和對立為特色的持久的不一致
由這種局勢而引起的爭論是激烈的,不和看來要表面化
釋元肇名句,上水心先生三首·其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