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道治平猶草奏,向來持論不和戎

釋元肇上水心先生三首·其一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元肇的《上水心先生三首·其一》

全文:
文字滔滔江漢東,早從伊洛定宗風。
中興之後數人物,北斗以南唯此公。
聞道治平猶草奏,向來持論不和戎
匪伊再入脩門去,只有孤忠與昔同。

釋元肇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聞道

(1).領會某種道理。《論語·里仁》:“朝聞道,夕死可矣。” 唐 韓愈 《師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明 李贄 《卓吾論略》:“吾父子儻亦聞道於此,雖萬里可也。”

(2).聽說。 唐 杜甫 《秋興》詩之四:“聞道 長安 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 元 秦簡夫 《趙禮讓肥》第二折:“豈不聞道是哀哀父母劬勞。” 李木庵 《東山吟》:“聞道時危黨錮急,傷心不許問家國。”

治平

(1).治國平天下。語本《禮記·大學》:“身脩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清 侯方域 《南省試策》之三:“太子異日有天下之責者也。但得青宮讀書,辨古今興亡,識人才邪正,足以治平耳矣。”

(2).謂政治清明,社會安定。《晏子春秋·諫上七》:“故明所愛而賢良眾,明所惡而邪僻滅,是以天下治平,百姓和集。” 宋 蘇軾 《晁錯論》:“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 清 薛福成 《籌洋芻議·變法》:“自 唐 虞 訖 夏 、 商 、 周 ,最稱治平。”

(3).指官吏治理政事的功績。《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孝文皇帝 初立,聞 河南 守 吳公 治平為天下第一。” 清 李漁 《奈何天·隱妒》:“自齠齔之年,出來應試,早登甲第之先;從學仕之日,出去臨民,便擢治平之最。”

草奏

(1).草擬奏章。《漢書·王莽傳上》:“ 竦 者博通士,為 崇 草奏,稱 莽 功德。” 唐 戴叔倫 《贈司空拾遺》詩:“ 陳琳 草奏才還在, 王粲 登樓興不賒。”《宋史·孝宗紀一》:“﹝ 史浩 ﹞亟入為帝言,太子不宜將兵。乃為草奏,因中宮以進。”

(2).草擬的奏章。 唐 李嘉祐 《奉酬路五郎中院長新除工部員外見簡》詩:“詞鋒偏卻敵,草奏直論兵。” 唐 杜甫 《承聞河北諸道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之七:“衣冠是日朝天子,草奏何時入帝鄉。”

向來

(1) 一貫如此

(2) 先前

向來之煙霞。——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向來不過籠絡耳。——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持論

把自己的主張發表出來;立論

仲舒通五經,能持論,善屬文。——《漢書·儒林傳》

持論*公允

持論有據

不和

(1)

意見分歧

這兩人之間從未有任何不和

(2)

(3)

不一致、不團結,缺乏和諧和一致的意見

製造不和

(4)

以爭吵,摩擦和對立為特色的持久的不一致

由這種局勢而引起的爭論是激烈的,不和看來要表面化

釋元肇名句,上水心先生三首·其一名句

詩詞推薦

  • 越飢謠六首·其一

    洪焱祖元代〕冶翠妖紅滿境湖,扁舟曾系綠楊株。重來風物今如許,安上門前舊畫圖。
  • 擬寒山寺·其八十八

    釋懷深宋代〕靜看營巢燕,銜泥日千轉。一棲貧家梁,一宿王者殿。寄託暫時間,何暇分貴賤。人生達此理,沒齒無欣怨。
  • 挽許主簿

    李處權宋代〕攘攘誰逃死,黃泉不獨君。官書載考,五舉擅多文。異日遼東鶴,當年冀北群。承家知有子,翮就看摩雲。
  • 上元後日小宴廷臣得句·其二

    乾隆清代〕三朝寶訓四言傳,正大光明殿額懸。內聖外王胥是道,上行下效本同詮。時和詎可相嬉若,世泰尤應共惕然。咨爾
  • 游鳳池寺

    張守宋代〕鳳去池荒今幾年,碧梧翠竹故依然。鳴檐流水涓涓下,排闥群山袞袞前。幸有清風繼蓮社,不堪斜日近虞淵。歸途
  • 送李去病楊元老

    強至宋代〕君王赫怒超前古,威令風馳奮皇武。將士鹹懷敵愾心,桓桓孰可當貔虎。岷峨橫抹西南坤,河池散關當北門。堅城
  • 贈神眼相士

    陶夢桂宋代〕邊檄煙塵日漲天,天教老病喚歸田。從君試問平塘水,更照衰容得幾年。
  • 浮翠橋二首

    郭印宋代〕竹間有寒流,四面浮蒼翠。何必駕層空,蕭蕭盡秋意。
    聞道治平猶草奏,向來持論不和戎 詩詞名句
  • 出塞曲·其一

    沈鍊明代〕中年曾作羽林郎,誰怕橫飛塞上霜。自羨當年班定遠,能將十騎斬賢王。
  • 山行寄程帥

    陳造宋代〕雨餘支徑濕平沙,恰稱卑官下澤車。雜樹暝煙森立槊,亂峰迎客儼排衙。水禽時弄蹁躚影,野草爭開細碎花。久憶
聞道治平猶草奏,向來持論不和戎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