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垂朱實映鉤簾,恰喜陽和折竹占

乾隆詠盆中天竺子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詠盆中天竺子》

全文:
垂垂朱實映鉤簾,恰喜陽和折竹占
乾闥可猶思舊土,含章未許擅重檐。
名兼淇澳琅玕美,香遜湘妃水月纖。
數盡珊瑚百八子,不聞聞處悟楞嚴。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垂垂

(1) 形容垂下、降下

(2) 漸漸

垂垂老矣

朱實

紅色的果實。 漢 張衡 《西京賦》:“神木靈草,朱實離離。” 晉 劉琨 《重贈盧諶》詩:“朱實隕勁風,繁英落素秋。” 唐 李白 《天台曉望》詩:“攀條摘朱實,服藥鍊金骨。” 明 陳子龍 《九日崑山道中》詩:“碧草隨風變,朱實凌霜結。”

陽和

(1).春天的暖氣。《史記·秦始皇本紀》:“維二十九年,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宋 李昴英 《瑞鶴仙》詞:“想陽和早遍南州,暖得柳嬌桃冶。” 明 劉基 《梅花》詩之三:“不是孤芳貞不撓,陽和爭得上枯枝。”

(2).借指春天。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雖陽和布氣,鷹化為鳩,至於識者,猶憎其眼。”《舊唐書·于志寧傳》:“今時屬陽和,萬物生育,而特行刑罰,此謂傷春。” 元 薩都剌 《雪中妃子》詩:“疑是陽和三月暮,楊花飛處牡丹開。”

(3).溫暖;和暖。 唐 陳子昂 《諫刑書》:“獄吏急法,則慘而陰雨;陛下赦罪,則舒而陽和。” 郁達夫 《春風沉醉的晚上》三:“如今到了陽和的春日曬著的這日中,我還不能自覺,依舊穿了這件夜遊的敝袍,在大街上闊步。”

(4).喻指和悅的臉色。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孫文定公》:“公內峻外和,相對者如登 泰 華 ,坐春風,非不陽和熙熙,貯在顏間,而業已置人於青雲上。”

(5).陽氣。 晉 葛洪 《抱朴子·至理》:“接煞氣則彫瘁於凝霜,值陽和則鬱藹而條秀。” 唐 方乾 《除夜》詩:“煦育誠非遠,陽和又欲昇。” 清 姚瑩 《噶瑪蘭台異記》:“澤源與山脈僨興,陰晦與陽和交戰,二氣相薄,梗塞乍通。”

(6).祥和的氣氛。 唐 李白 《古風》之十四:“陽和變殺氣,發卒騷中土。” 唐 楊巨源 《上裴中丞》詩:“政引風霜成物色,語回天地到陽和。” 清 曹寅 《暢春苑張燈賜宴歸舍》詩:“光浮太乙照千門,徧召陽和布密恩。”

(7).借指佳音。 明 孫柚 《琴心記·廷尉伸冤》:“ 長卿 本意九死為期,不意陽和忽布,且喜又復官爵,還令 文園 。”

乾隆名句,詠盆中天竺子名句

詩詞推薦

  • 送山人歸舊隱

    權德輿唐代〕工為楚辭賦,更著魯衣冠。歲儉山田薄,秋深晨服寒。武人榮燕頷,志士戀漁竿。會被公車薦,知君久晦難。
  • 高文廟

    趙汝譡宋代〕盛朝陵谷遠,遺廟林麓長。美哉漢二君,百世常流光。功高拯塗炭,德盛敦農桑。興禮表儒化,授經恢士方。盡令
  • 丁祭齋宿

    李孫宸明代〕龍舟山下敞三雍,新地師儒祀典崇。地傍宮牆瞻肅穆,氣連城闕郁青蔥。簫韶奏格瑤壇外,環佩群趨翠幄中。向曉
  • 鳳哀十首·其九

    李江明代〕鴛鴦斜暉水一圍,雙雙同宿亦同飛。今朝鏡里臨風別,何日花前帶月歸。宿世幾時重好合,老天何事與心違。嗟嗟
  • 和賀子忱五首

    曹勛宋代〕逢時頓足念松楸,節物頻遷只佐愁。衰草蒼煙非故里,短篷輕槳漫歸舟。
    垂垂朱實映鉤簾,恰喜陽和折竹占 詩詞名句
  • 和陶淵明二十首

    陳造宋代〕張竦底陳遵,彼此竟誰是。徐公今似優,昔行未容毀。中年覆觴過,畏病乃能爾。兒輩無真見,緼袍賢錦綺。
  • 秦樓月/憶秦娥

    吳則禮宋代〕悵離闋。淮南三度梅花發。梅花發。片帆西去,落英如雪。新秦古塞人華發。一樽別酒君聽說。君聽說。胡笳征雁
    垂垂朱實映鉤簾,恰喜陽和折竹占 詩詞名句
  • 九日三首

    蘇轍宋代〕解衣換村酒,酒薄不須嫌。節到勿空過,杯行且強拈。得閒身尚健,適意事難兼。醉臥南窗日,誰知酸與甜。
    垂垂朱實映鉤簾,恰喜陽和折竹占 詩詞名句
  • 政府生日十首

    曹勛宋代〕汛掃門前積有年,從來頂踵盡陶甄。應憐歲歲稱觴客,又倚崇墉獻十篇。
    垂垂朱實映鉤簾,恰喜陽和折竹占 詩詞名句
  • 寄江上人

    賈島唐代〕紫閣舊房在,新家中嶽東。煙波千里隔,訊息一朝通。寒日汀洲路,秋晴島嶼風。分明杜陵葉,別後兩經紅。
    垂垂朱實映鉤簾,恰喜陽和折竹占 詩詞名句
垂垂朱實映鉤簾,恰喜陽和折竹占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