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堅(貞夫)的《沈天祥宅賞蓮有並頭品字二種·其二》
全文:
紅妝水面正抽簪,品字分明不用探。
芍藥連枝終欠一,牡丹並蒂不成三。
薛家群從生同姓,楊氏諸夷出共驂。
憐絕此花齊氣味,寒香晚節各心甘。
參考注釋
芍藥
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大而美麗,供觀賞。根可入藥(芍藥茵:用落下的芍藥花當褥子)
連枝
(1).兩樹的枝條連生一起。喻同胞兄弟姐妹。 南朝 梁 周興嗣 《千字文》:“孔懷兄弟,同氣連枝。” 清 孫枝蔚 《寄五兄大宗》詩:“南遊不為愛江光,欲省連枝道路長。” 清 洪昇 《長生殿·獻發》:“秋風團扇原吾分,多謝連枝特過存,總有萬語千言,只在心上忖。”
(2).比喻恩愛夫婦。 明 沉璟 《義俠記·悼亡》:“誰想生擦擦連枝鋸開,哀嚦嚦雙雁驚分陣。” 清 李孚青 《棗巷行》:“在天為比翼,在地為連枝。”
牡丹
(1) 芍藥屬草本植物或灌木,包括很多雜交品種,因花美麗而被廣泛栽培,花單瓣或重瓣,紅色、粉紅色或白色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宋· 周敦頤《愛蓮說》
(2) 又如:《牡丹亭》。內容寫一個宦家的女兒杜麗娘,夢見書生柳夢梅同她發生戀愛,從此害相思病而死,後來又還魂同柳夢梅結為夫妻的故事。明代傳奇作品,是湯顯祖之代表作
並蒂
指兩朵花並排地長在同一個莖上。 駱賓基 《午睡的時候》:“那圍裙是藍布的,四周扎著縫,在當中用白線勾著兩朵並蒂的大牡丹。”
並蒂:亦作“ 並蔕 ”。 1.兩朵花或兩個果子共一蒂。 唐 杜甫 《進艇》詩:“俱飛蛺蝶元相逐,並蒂芙蓉本自雙。” 宋 陸游 《或遺木瓜有雙實者香甚戲作》詩:“ 宣城 繡瓜有奇香,偶得並蒂置枕傍。”《鏡花緣》第一回:“同一梅花,有緑萼、硃砂之異;同一蓮花,有重臺、並蒂之奇。”
(2).比喻男女合歡或夫婦恩愛。 唐 皇甫松 《竹枝》詞之三:“芙蓉並蔕一心連,花侵隔子眼應穿。” 明 楊珽 《龍膏記·錯媾》:“樂事生平佔,天從人願,芙蓉並蒂,兔絲不斷。” 清 李漁 《慎鸞交·贈妓》:“有話須陳,並蒂分房各有根。”
不成
——作語氣詞用在句末,表示反問或揣度的語氣,常與“難道”、“莫非”等詞相呼應
老五不在這兒,莫非又下廠去了不成
李堅(貞夫)名句,沈天祥宅賞蓮有並頭品字二種·其二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雜劇·洞庭湖柳毅傳書
尚仲賢〔元代〕楔子(外扮涇河老龍王領水卒上,詩云)義皇八卦定乾坤,左右還須輔弼臣。死後親承天帝命,獨魁水底作龍神,
![芍藥連枝終欠一,牡丹並蒂不成三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