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原文
一雨信三日,伊誰之力乎。
甲寅似丁卯,亭記擬髯蘇。
既渥欣晴好,新懷舊盼殊。
人心不知足,乃有若斯夫。
詩詞問答
問:晴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晴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晴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虞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三十九
2. 蘇軾喜雨亭記三月乙卯雨甲子又雨民以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云云今春自三月二十至四月十一以後連次得雨尚未優沾廿二日甲寅至廿五日得雨二尺餘宛與蘇軾所記相似矣
參考注釋
一雨
(1).一場雨。 漢 桓寬 《鹽鐵論·水旱》:“當此之時,雨不破塊,風不鳴條,旬而一雨,雨必以夜。” 唐 白居易 《答四皓廟》詩:“如彼旱天雲,一雨百穀滋。” 宋 蘇軾 《喜雨亭記》:“一雨三日,繄誰之力!” 許傑 《枉生女士》:“所謂‘終年皆是夏,一雨便成秋’者,便是指這種時候而言的。”
(2).佛經常以“一雨”喻教法;佛說一味之法,眾生隨機緣而有差別,如草木之於雨。《金剛三昧經·序品》:“猶如一雨潤,眾草皆悉榮,隨其性各異。” 唐 皎然 《聽素法師講法華經》詩:“應機如一雨,誰不滌心塵。”
三日
(1).三天。《易·蠱》:“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後甲三日。”
(2).一個月的第三天。 三國 魏 曹丕 《與吳質書》:“二月三日, 丕 白:歲月易得,別來行復四年。”
(3).指三月三日上巳節。 晉 潘尼 《三月三日洛水》詩:“聊為三日游,方駕結龍旂。”
伊誰
誰,何人。《詩·小雅·何人斯》:“伊誰雲從?維暴之雲。” 元 無名氏 《謝金吾》第三折:“你道是 楊和尚 破天陣吃了些虧,卻不道救 銅臺 是靠著伊誰。” 清 黃景仁 《中秋夜雨》詩:“伊誰 天柱 追嬉遨,有客 鍾陵 去飄忽。”
丁卯
六十甲子的第四位
在丁卯 (公元1627年) 三月之望。——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髯蘇
亦作“髥蘇”。 宋 蘇軾 的別稱,以其多髯故。 宋 蘇軾 《客位假寐》詩:“同僚不解事,慍色見 髯蘇 。” 元 鄭允端 《東坡赤壁圖》詩:“留得清風明月在,網魚謀酒付 髥蘇 。” 元 吳鎮 《玉蝴蝶·赤壁懷古》詞:“昔年此地,虹銷霸氣,電掃雄圖。折戟沉沙,忽然攜酒到 髯蘇 。” 清 周起渭 《避風赤壁登蘇公亭放歌》:“ 髯蘇 一去青山閒,老子今朝散輕策。”
晴好
晴朗美好。 郭沫若 《今津記游》二:“能在這樣晴好的天氣中,坐在那園中高處,看望太陽光下的海波,也正是無上的快心樂事。” 峻青 《海嘯》第四章:“今兒個,這天氣如此晴好。”
懷舊
懷念往事和故人
人心
(1) 指人的感情、願望等
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這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2) 良心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有若
如同,好像。《東觀漢記·和熹鄧皇后傳》:“﹝後﹞嘗夢捫天體,蕩蕩正青滑,有若鍾乳。”《秦併六國平話》卷中:“ 秦皇 二十四年七月中旬五日, 始皇 登殿排班……人民快樂,歲序三登,有若 禹 湯 聖世,歡逢 堯 舜 明君。” 嚴復 《救亡決論》:“甚且生今反古,則古昔而稱先王,有若古之治斷非後世之治所可及者,而不知其非事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