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踏歌還,褰裳復濡腳

李之世即事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之世的《即事》

全文:
初月澹微明,寒我莽回薄。
端居不自好,呼朋走東郭。
同游有童冠,步履亦參錯。
周折歷紆途,憑凌陟層崿。
峨峨百尺台,中有讀書閣。
古堂絕瀟灑,長檠罩翠幕。
有美共聯翩,狂吟間浪謔。
城頭更漏深,半下葳蕤鑰。
送送出城闉,還訂復還約。
黑雲彌四山,驟雨天邊落。
欲留不可留,欲去行且卻。
屏憩石橋陰,高談共商略。
鄰翁借餘照,瓜果隨意剝。
須臾雨色收,廣陌淨如濯。
攜手踏歌還,褰裳復濡腳
入門雨復滋,空齋轉蕭索。
呼童更舊衣,苦茗進一杓。
終宵不成寐,懸燈照屋角。

李之世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攜手

手拉手

攜手並肩

踏歌

傳統的民眾歌舞形式。古代很多民族都有。共同的特徵是集體性,參加者圍成圓圈或排列成行,互相牽手或搭肩,上身動作不多,主要是腳下的舞步變化,邊歌邊舞

褰裳

(1).撩起下裳。《詩·鄭風·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 溱 。” 晉 葛洪 《抱朴子·廣譬》:“褰裳以越滄海,企佇而躍九玄。”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虹橋錄上》:“又西建廳事臨水,窗牖洞開,使花、山澗、湖光、石壁褰裳而來。”

(2).相傳 公輸班 為 楚 設定雲梯,欲攻 宋 , 墨翟 聞之,“自 魯 趍而十日十夜,足重繭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赴 郢 說 楚王 。事見《戰國策·宋衛策》、《淮南子·修務訓》。 南朝 陳 徐陵 《讓散騎常侍表》:“昔 墨子 諸生褰裳救 楚 , 魯連 隱士高論卻 秦 ,況乎謬蒙知己,寧無感激。”後遂以“褰裳”為不辭勞苦,急於為國事奔波之典。 清 黃宗羲 《錢忠介公傳》:“時平則高洗耳,世亂則美褰裳。”

(3).謂帝王讓位。典出《竹書紀年》卷上:“﹝十四年卿雲見,命 禹 代 虞 事﹞帝乃再歌曰:‘日月有常,星辰有行……精華已竭,褰裳去之。’於是八風循通,慶雲叢聚,蟠龍奮迅於其藏,蛟魚踴躍於其淵。龜鱉鹹出其穴,遷 虞 而事 夏 。 舜 乃設壇於 河 ,依 堯 故事。”《舊唐書·忠義傳上·蘇安恆》:“豈不思 虞舜 褰裳, 周公 復辟,良以 大禹 至聖, 成王 既長,推位讓國,其道備焉。” 清 唐孫華 《讀梅村先生<鹿樵紀聞>有感題長句》之五:“運終三百合褰裳,誰謂憂勤致覆亡。”

李之世名句,即事名句

詩詞推薦

攜手踏歌還,褰裳復濡腳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