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自金陵後,情疏狎隱淪

釋元肇水心先生挽章二首·其一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元肇的《水心先生挽章二首·其一》

全文:
歸自金陵後,情疏狎隱淪
身緣憂國瘦,家為著書貧。
江海星沈夜,池塘草不春。
門生天下是,椽筆付何人。

釋元肇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金陵

(1).古邑名。今 南京市 的別稱。 戰國 楚威王 七年(公元前333年)滅 越 後在今 南京市 清涼山 ( 石城山 )設 金陵邑 。 南朝 齊 謝朓 《鼓吹曲·入朝曲》:“ 江 南佳麗地, 金陵 帝王州。”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別范宣》:“ 金陵 昔時何壯哉!,席捲英豪天下來。”

(2).中晚 唐 人常以指 潤州 (今 江蘇省 鎮江市 )。 唐 李紳 《宿瓜州》詩:“煙昏水郭津亭晚,迴望 金陵 若動搖。” 唐 杜牧 《杜秋娘》詩序:“ 杜秋 , 金陵 女也。” 馮集梧 註:“…… 唐 人謂 京口 亦曰 金陵 。” 宋 王楙 《野客叢書·北固甘羅》:“ 趙璘 《因話録》言 李勉 至 金陵 ,屢讚 招隱寺 標緻。蓋時人稱 京口 亦曰 金陵 。”

(3). 北魏 拓跋珪 陵墓。在今 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 ,故 盛樂城 西北。《魏書·太祖紀》:“ 永興 二年九月甲寅,上諡 宣武皇帝 ,葬於 盛樂 金陵 。”

(4).指 四川 銅陵山 。 唐 王勃 《為人與蜀城父老書》:“山分玉字,水向 金陵 。” 蔣清翊 注引《後漢書·公孫述傳》註:“ 蜀 有 銅陵山 。”

隱淪

(1).神人等級之一。泛指神仙。《文選·郭璞<江賦>》:“納隱淪之列真,挺異人乎精魄。” 李善 注引 漢 桓譚 《新論》:“天下神人五:一曰神仙,二曰隱淪,三曰使鬼物,四曰先知,五曰鑄凝。” 南朝 宋 顏延之 《五君詠·嵇中散》:“立俗迕流議,尋山洽隱淪。” 南朝 齊 謝朓 《游敬亭山》詩:“隱淪既已託,靈異居然棲。”

(2).隱居。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華子岡是麻源第三谷》詩:“既枉隱淪客,亦棲肥遯賢。”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穀水》:“﹝ 孫登 ﹞思欲遯跡林鄉,隱淪忘死。” 郁達夫 《秋夜懷人》詩之六:“晚年好靜南鄉住,仙壽溶溶樂隱淪。”

(3).指隱者。 唐 杜甫 《贈韋左丞丈》詩:“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 清 趙翼 《題周山茨觀察老圃秋容圖》詩:“公曾出塞悲流徙,我亦歸田作隱淪。”

(4).隱沒身體不使人見。《後漢書·方術傳下·解奴辜》:“皆能隱淪,出入不由門戶。”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二》:“ 漢 時, 解奴辜 、 張貂 皆能隱淪,出入不由門戶,此後世遁形之祖也。”

(5).沉淪,埋沒。《晉書·郭璞傳》:“ 嚴平 澄漠於塵肆, 梅真 隱淪乎市卒。”《文選·鮑照<行樂至城東橋>詩》:“尊賢永照灼,孤賤長隱淪。” 李善 註:“隱淪,謂幽隱沉淪也。” 章炳麟 《獄中聞沉禹希見殺》詩:“不見 沉生 久,江湖知隱淪。”

釋元肇名句,水心先生挽章二首·其一名句

詩詞推薦

歸自金陵後,情疏狎隱淪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