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曾從避世喧,勞君壇坫屬櫜鞬

李孫宸寄董恩白先生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孫宸的《寄董恩白先生》

全文:
金馬曾從避世喧,勞君壇坫屬櫜鞬
三年尺素憐滄海,千里風期偶白門。
祇謂延津神自合,誰言別墅望逾尊。
江東不盡論文思,日落雲間易斷魂。

李孫宸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金馬

(1).金制的馬匹。《漢書·張騫傳》:“天子既好 宛 馬,聞之甘心,使壯士 車令 等持千金及金馬以請 宛王 貳師城 善馬……﹝ 宛王 ﹞遂不肯予 漢 使。 漢 使怒,妄言,椎金馬而去。”

(2).指 金馬門 。《文選·揚雄<解嘲>》:“ 公孫 創業於 金馬 ,驃騎發跡於 祁連 。” 李善 注引 孟康 曰:“ 公孫弘 對策於 金馬門 。” 宋 葉適 《題費肅校書遺事》詩:“郤辭 金馬 直,歸臥 錫山 峯。” 清 黃宗羲 《與陳介眉庶常書》:“若復使之待詔 金馬 , 魏野 所謂斷送老頭皮也。”

(3).指 漢 代國家藏書之所。 漢 班固 《兩都賦》序:“內設 金馬 石渠 之署,外興樂府協律之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匡贊》:“聖上好文,書籍之盛事,自古未有…… 前漢 有 金馬 、 石渠 , 後漢 有 蘭臺 、 東觀 。”

(4).指朝廷或帝都。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詩案》:“自家 章惇 ……鼠鑽倖穴,因而位列銅螭;孤假權門,自此威行金馬。” 康有為 《和臨桂周黻卿翰林有感》:“蹉跎夢金馬,感愴泣銅駞。”

(5).借指翰林院。亦指翰林。 宋 徐鉉 《柳枝》詞:“ 金馬 詞臣賦小詩,梨園弟子唱新詞。” 明 何景明 《春雪諸翰林見過》詩之二:“置酒邀金馬,開軒對玉珂。” 清 龔自珍 《洞仙歌》:“又七載低顏軟塵紅,向 金馬 詞場,訊他榮悴。”參見“ 金馬玉堂 ”。

(6).我國 福建省 沿海 金門 、 馬祖 兩島的並稱。

世喧

塵世的喧囂。 唐 王維 《口號又示裴迪》:“安得捨塵網,拂衣辭世喧。” 宋 曾鞏 《過介甫》詩:“淡爾非外樂,恬然忘世喧。”

壇坫

(1).會盟的壇台。《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桓公 朝天下,會諸侯, 曹子 ( 曹沫 )以一劍之任,枝 桓公 之心於壇坫之上。” 明 宋濂 《燕書》之二三:“ 襄公 曰:‘人皆相率,約君以禮,子奈何欲興戎乎?壇坫之間,玉帛交錯,而使甲士厠之,人其謂我何?’”

(2).指談判場所。 李大釗 《國民之薪膽》:“ 日本 於此次交涉,以區區一紙恫嚇之書,居然索我巨量之權利於壇坫俎豆之間,所獲不可謂不豐。”《五四愛國運動資料·公電·陳光遠請力爭青島電》:“合全國之心,結全國之力,一致對外,猶懼不足以爭勝壇坫,保全海疆。”

(3).法壇。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覺醒》:“﹝受道的人﹞環繞壇坫,不斷地口中念念有詞,向神祇懺悔。”

(4).指文人集會或集會之所。 明 方孝孺 《宋山言墓表》:“自 長洲 韓公 以文學為海內宗,群士壇坫,莫盛於 吳 中。” 清 姚鼐 《祝袁簡齋八十壽》詩:“先生築舘 冶城 隈,壇坫爭趨末座來。”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橋東錄》:“ 江氏 世族繁衍,名流代出,壇坫無虛日。”

(5).引申指文壇。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八:“ 康熙 間, 蕭山 毛西河 奇齡 、 錢唐 毛稚黃 先舒 、 遂安 毛會侯 際可 ,俱以文章雄長東南壇坫。” 蔣信 《題亞子分湖歸隱圖》詩:“簫心劍氣總鍾情,壇坫流傳領袖名。”

(6).指文壇上的領袖地位或其聲望。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三》:“迨近日 吳文中 始從 顧 陸 探討得來,百年壇坫,當屬此生矣。” 清 查慎行 《到廣州贈大中丞佟陶庵》詩:“節鉞威名行地遠,文章壇坫比官高。”

(7).指講壇或輿論界。 清 顧炎武 《復張又南書》:“倘逖聽不察,以為自立壇坫,欲以奔走天下之人,則 東林 覆轍,目所親見,有斷斷不為者耳。” 郭沫若 《洪波曲·南京印象》五:“各方面的代表在辯論壇坫上都不愧是身經百戰的老戰士。”

櫜鞬

藏箭和弓的器具。《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晉文公 ﹞對曰:‘若以君之靈,得反 晉國 。 晉 楚 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獲命,其左執鞭弭,右屬櫜鞬,以與君周旋。’” 楊伯峻 註:“櫜,音高,盛箭矢之器,鞬,音犍,盛弓之物。” 唐 康駢 《劇談錄·裴度》:“ 樂和 李僕射 方為 華州 刺史,戎服櫜鞬迎於道左。” 清 王士正 《秦中凱歌》之四:“大將櫜鞬迎道左,萬人鼓吹入 平涼 。”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 獻忠 走進屋去,按照謁見長官的隆重禮儀的規定,換上全副盔甲,背上櫜鞬,掛上寶刀,氣宇軒昂地大踏步走了出來。”

李孫宸名句,寄董恩白先生名句

詩詞推薦

金馬曾從避世喧,勞君壇坫屬櫜鞬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