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霧》
全文:
漫漫氛靄蔽林廬,誰道天衣祗五銖。
壺裡山河銀匼匝,詩中池館玉模糊。
宜晴最是三庚尾,望歲欣當七月圖。
佇看秋陽輝碧宇,驗農底用問農夫。
參考注釋
漫漫
(1) 廣遠無際
水漫漫
(2) 長;久
漫漫人生路
夜漫漫
(3) 平緩
海流漫漫
(4) 遍布
草漫漫
春霧漫漫
(5) 眾多
漫漫群生
(6) 昏憒糊塗
縣官漫漫
氛靄
煙靄,霧氣。 宋 曾鞏 《萬山》詩:“最宜城北望,正值氛靄歇。” 明 張煌言 《天地解而雷雨作》:“氛靄方夷,非壯猶難發六宇之蒙。”
林廬
林中茅屋。多指隱居之所。 唐 盧綸 《酬陳翃郎中冬至攜柳郎竇郎歸河中舊居見寄》詩:“三旬一休沐,清景滿林廬。” 宋 朱熹 《感春賦》:“潛林廬以靜處兮,蓬戶闃其無人。”
天衣
(1).佛教謂諸天人所著之衣。《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一切菩薩行道劫數久近者,譬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方廣亦然。以天衣重三銖,人中日月歲數,三年一拂此石乃盡,名一小劫。” 南朝 陳 徐陵 《天台山徐則法師碑》:“夫海水揚塵,幾千年而可見;天衣拂石,幾萬年而應平。”
(2).泛指仙神所著之衣。 唐 司空圖 《雲台三官堂文》:“塵蒙而廟貌全隳,蘚駁而天衣半褫。” 許地山 《綴網勞蛛·商人婦》:“ 阿丹浩挖 被天魔 阿扎賊 來引誘,吃了 阿拉 所禁的果子,當時他們二人底天衣都化沒了。”
(3).帝王所著之衣。《南齊書·輿服志》:“袞衣 漢 世出 陳留 襄邑 所織。 宋 末用繡及織成, 建武 中, 明帝 以織成重,乃采畫為之,加飾金銀薄,世亦謂為天衣。” 唐 杜甫 《傷春》詩之三:“煙塵昏御道,耆舊把天衣。” 明 唐順之 《喜峰口觀三衛貢馬》詩:“天衣沾蚪蟒,國馬出駒駼。”
(4).喻指天空中飄浮的雲。 元 張可久 《人月圓·會稽懷古》曲:“荷花十里,清風鑑水,明月天衣。” 明 王守仁 《登泰山》詩:“長風吹海色,飄颻送天衣。”
五銖
(1).即五銖錢。《後漢書·公孫述傳》:“ 蜀 中童謠言曰:‘黃牛白腹,五銖當復。’” 清 顧炎武 《錢法*論》:“ 漢 承 秦 半兩,已為莢錢,為四銖,為三銖,為五銖,為赤仄,為三官。”
(2).見“ 五銖衣 ”。
乾隆名句,霧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