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含光動碣石,玄雲散影翳扶桑

王立道滄海篇贈陸原仲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立道的《滄海篇贈陸原仲》

全文:
吁嗟乎,青齊之土,畫海為疆。
海之大兮吾不知其幾千萬里,東西南北之相望。
但見洪流巨浸浡潏盪汩,播元氣而回陰陽。
白日含光動碣石,玄雲散影翳扶桑
六鰲燬骨,三山渺茫。
金宮瑤殿不可睹,惟有蜃樓龍室恍惚開中央。
長鯨橫驅鱣鮪盡,赤螭翠虬紛騰驤。
裸身窮髮,一島萬里,累累焉若阜垤之麗太行。
吁嗟乎,海之大兮涵穹蒼。
游波狂駭傾地軸,天吳海若俱迷方。
吞江茹湖,日月翕張。
神怪躑躅,潢污混藏。
豈比夫台駘河伯守細流與勺水,委瑣跼蹐徒惴汗於望洋。
我將東遊歷東極,乘濤鼓翼凌天梁。
天梁偃蹇不可涉,蒼龍失馭中彷徨。
道逢豪士東吳子,飄然霞袂青霓裳。
廣頤豐下倚長劍,徒步直擬窺東皇。
探虛拊危意未息,慷慨似恨河無航。
愧余歸來不能將,陸離劍佩空文章。
異時期子游八荒,翩翩並跨丹鳳凰,滄溟咫尺回天翔。

王立道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白日

(1) 白天

(2) 太陽

白日依山盡。——唐· 王之渙《登鸛雀樓》

(3) 泛指時光

浪費白日

含光

(1).蘊含光彩。 戰國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賦》:“此郊之姝,華色含光,體美容冶,不待飾裝。”後以形容女子光彩動人。 清 陳裴之 《香畹樓憶語》:“肯向天涯托掌珠,含光佳俠意何如?”

(2).猶和光。謂內蘊不外露。比喻至德。 漢 蔡邕 《陳大丘碑文》:“赫矣 陳君 ,命世是生,含光醇德,為士作程。”《魏書·常景傳》:“其贊 揚子云 曰:‘ 蜀江 導清流, 揚子 挹餘休。含光絶後彥,覃思邈前修。’”

(3).比喻隨俗浮沉。 唐 李白 《行路難》詩之三:“有耳莫洗 潁川 水,有口莫食 首陽 蕨。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雲月!”

(4).猶斂光。收斂光輝。 唐 劉禹錫 《洞庭秋月行》:“天雞相呼曙霞出,斂影含光讓朝日。”

(5).寶劍名。《列子·湯問》:“ 孔周 曰:‘吾有三劍,唯子所擇……一曰含光,視之不可見,運之不知有。’” 清 湯璥 《<交翠軒筆記>後序》:“覩其劍,而無 薛燭 之識以察之,則含光、承影與苗山、羊頭同利矣。”

碣石

(1).山名。在 河北省 昌黎縣 北。 碣石山 餘脈的柱狀石亦稱 碣石 ,該石自 漢 末起已逐漸沉沒海中。《書·禹貢》:“導 岍 及 岐 …… 太行 、 恆山 ,至於 碣石 ,入于海。”《漢書·武帝紀》:“行自 泰山 ,復東巡海上,至 碣石 。” 唐 韋應物 《彈棋歌》:“豈如 昆明 與 碣石 ,一箭飛中隔遠天。” 明 王錂 《春蕪記·獻賦》:“似迢遙乘槎海畔,把 碣石 相望。” 毛澤*東 《浪淘沙·北戴河》詞:“往事越千年, 魏武 揮鞭,東臨 碣石 有遺篇。”

(2).指墓碑。 唐 司空圖 《偶詩》之三:“一掬 信陵 墳上土,便如碣石累千金。”

雲散

像天空的雲那樣四處散開。比喻曾經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各個地方

舊友雲散

扶桑

(1) 亦名朱槿,錦葵科植物。花冠大型,是著名觀賞植物

(2) 神話中的樹木名

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山海經·海外東經》。 郭璞注:“扶桑,木也。” 郝懿行箋疏:“扶當為榑。《說文》雲:“榑桑,神木,日所出也。”

(3) 後用來稱東方極遠處或太陽出來的地方

扶桑開朝暈,此高台端。——《文選·陸士衡·樂府·日出東南隅行》

行乎東極之外,經扶桑之中林。——左思《吳都賦》

(4) 傳說中的東方海域的古國名,我國相沿以為日本的代稱

扶又若薺。—— 王維《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序》

扶桑正是秋光好,楓葉如丹照嫩寒。—— 魯迅《送增田君歸國》

赤縣扶桑一衣帶水。—— 郭沫若《沁園春》

王立道名句,滄海篇贈陸原仲名句

詩詞推薦

白日含光動碣石,玄雲散影翳扶桑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