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朱存的《烏衣巷》
全文:
閥閱淪亡梐移,年年舊燕亦雙歸。
茅檐葦箔無冠蓋,不見烏衣見白衣。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茅檐
茅,指蓋屋的草;檐,本是房檐。茅檐指茅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葦箔
以蘆葦為原料織就的帘子
冠蓋
(1).泛指官員的冠服和車乘。冠,禮帽;蓋,車蓋。《史記·魏公子列傳》:“ 平原君 使者冠蓋相屬於 魏 。” 南朝 梁 沉約 《少年新婚為之詠》:“自顧雖悴薄,冠蓋曜城隅。”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一折:“他辛勤十年書劍 洛陽 城,決崢嶸一朝冠蓋 長安 道。”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梅》:“女*奴數輩,捧一麗人出,僕從煊赫,冠蓋甚都。”
(2).指仕宦,貴官。 漢 班固 《西都賦》:“冠蓋如雲,七相五公。” 唐 杜甫 《夢李白》詩之二:“冠蓋滿京華,斯人獨顦顇。”《儒林外史》第三六回:“我因謝絶了這些冠蓋,他雖是小官,也懶和他相見。” 葉楚傖 《陶然亭》詩:“瘡痍滿 京 洛 ,冠蓋自翩翩。”
(3).特指使者。《後漢書·章帝紀》:“吾詔書數下,冠蓋接道,而吏不加理,人或失職,其咎安在?” 元 耶律楚材 《和冀先生韻》:“開夷逾 漢武 ,平叛跨 周宣 。冠蓋通窮域,車書過古埏。” 陳毅 《感事》詩:“國慶十五周,萬國冠蓋來。”
(4).猶冠族。官宦之家。《後漢書·酷吏傳·陽球》:“ 陽球 字 方正 , 漁陽 泉州 人也。家世大姓冠蓋。” 宋 王讜 《唐語林·豪爽》:“顧其言語清楚,宛有冠蓋風儀,遂於賓榻中,選士嫁之。”
(5).象帽子樣蓋著。 晉 葛洪 《抱朴子·暢玄》:“其高則冠蓋乎九霄,其曠則籠罩乎八隅。”
不見
(1)
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
烏衣
(1).黑色衣。古代貧賤者之服。《三國志·魏志·鄧艾傳》:“值歲凶旱, 艾 為區種,身被烏衣,手執耒耜,以率將士。”《隋書·五行志上》:“ 後主 於苑內作貧兒村……多令人服烏衣,以相執縛。”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諾皋記上》:“ 虞道施 , 義熙 中乘車山行,忽有一人,烏衣,徑上車言寄載。”
(2).指穿黑衣的差役。 宋 戴復古 《久寓泉南》詩之九:“寄跡小園中,忽有烏衣至,手中執圓封,州府特遣餽。”
(4).指燕子。 元 楊維楨 《題邊魯生梨花雙燕圖》詩:“春風歌《白雪》,夜月夢烏衣。” 金 龐鑄 《田器之燕子圖》詩序:“ 器之 自敘云: 明昌 丙辰予從軍塞外……忽一日飛止坐隅,都無驚畏,移時不去,予始悟明日秋社,此鳥當歸,殆留別語也。因作一詩贈之云:‘幾年塞外歷崎危,誰謂烏衣亦此飛。’”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梧桐》:“至於秋天鴻雁,社日烏衣,則有月令在。”參見“ 烏衣國 ”。
白衣
(1) 白色衣服
新娘身穿白衣
(2) 平民;未曾獲得功名的人
(3) 古代官府中的小吏
朱存名句,烏衣巷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茅檐葦箔無冠蓋,不見烏衣見白衣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