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員興宗的《李巽岩四望樓》
全文:
青青十二樓,萬瓦浮雲棱。
居者誰氏子,酒肉堆丘陵。
一一閒峨眉,舍此不為登。
清夢幾時回,何曾舍虛凝。
本欲了萬境,竟為景所繩。
我友子真子,士以古誼徵。
載書來上都,結朿車不勝。
插架備小築,且以觴賓朋。
或人指之笑,謂此不能宏。
有如短尾航,又如朿翅鷹。
團疑戀殼龜,局類遭寒蠅。
卑卑形覆缶,短短射依堋。
行行頻壁礙,倚倚難軒憑。
風立苦打頭,月坐傷橫肱。
寒足籠擁掩,炎軀甑炊蒸。
俯首忽見地,閉目可數層。
何當攬星辰,惟堪掛用繒。
君子促改辦,不爾陋可憎。
我興聽是說,諸友無乃稱。
交從二十年,我能識其膺。
彼腹椰子大,千卷貯亦曾。
體作黃冠朴,言乃水雲僧。
豈其八尺高,而能礙晨興。
瞻想西南北,眾萬皆環緪。
奈此歸思何,猶然間騫騰。
世好巍粉飾,是態惡可懲。
元規塵可謝,肝膽醒春冰。
但使居者樂,勿使疑者升。
諸公斂戲語,俄然迭嗟矜。
攜酒共過之,窗虛納清澄。
員子眼力到,數來數歸鵬。
擬乎天上人,天門杳不應。
為君出登賦,歸來伴龕燈。
三年京國夢,一柱立不能。
我數無何鄉,神尻以為乘。
參考注釋
上人
(1) 舊時尊稱僧人
(2) 佛教稱德行高尚的人
知道善而行之,上人矣
(3) 指職位高的統治者
(4) 上等人
農工商賈勞苦營生,非上人之所為
(5) 〈方〉∶指父母或祖父母
(6) 凌駕於他人之上
天門
(1) 神話傳說中天宮的門
(2) 帝王宮殿大門
(3) 指人額頭的中間
(4) 人的心(道士用語)
不應
(1).不回響;不應和。《墨子·旗幟》:“當應鼓而不應,不當應而應鼓,主者斬。”《荀子·正論》:“彼將聽唱而應,視儀而動……不應不動,則上下無以相有也。”
(2).不回答;不答應。《孟子·公孫丑下》:“ 孟子 去 齊 ,宿於 晝 ,有欲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應,隱几而臥。”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儘夫人問當,夫人説話,不應一句。” 清 王韜 《淞隱漫錄·陳霞仙》:“女力勸之納簉室,生終不應,曰:‘百歲歡娛,能有幾何,豈可使他人間之哉!’”
(3).不符合;不應驗。《韓非子·存韓》:“若臣斯之所言有不應事實者,願大王幸使得畢辭於前,乃就吏誅不晚也。”《淮南子·原道訓》:“風興雲蒸,事無不應。”
(1).不應該。 宋 蘇軾 《水調歌頭·丙辰中秋作此篇兼懷子由》詞:“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古今小說·李公子救蛇獲稱心》:“千載難消亡國恨,不應此地著 鴟夷 。”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甄后》:“仙人不應若是。”
(2).不須。 宋 王安石 《酬宋廷評請序解經詩》:“訓釋雖工君尚少,不應急務世人傳。” 宋 蘇軾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詞:“ 西州 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宋 周文璞 《贈趙子野歌》:“書來不應寄他物,只要秋林一雙笛。”
(3).不是。 宋 黃庭堅 《王立之詩報梅花已落盡次韻戲答》:“定是 沉郎 作詩好,不應春能生許愁。” 宋 陳師道 《十五夜月》詩:“不應明白髮,似欲勸人歸。” 宋 陸游 《九月晦日》詩:“自是老來多感慨,不應蕭瑟為秋風。”
(4).不曾;未嘗。 唐 韓翃 《送客之江寧》詩:“春流送客不應賒,南入 徐州 見柳花。” 宋 晁補之 《洞仙歌·詠菊》詞:“不應夸絶艷,曾妬春華,因甚東君意不到?” 宋 辛棄疾 《新荷葉·再和趙德莊韻》:“細數從前,不應詩酒皆非。”
(5).不知;不顧。 宋 陳師道 《河上》詩:“還家慰兒女,歸路不應長。” 宋 謝薖 《定風波·七夕莫莫堂席上呈陳虛中》詞:“寂寞江天正雲霧,回顧,不應中有少微星。” 宋 周紫芝 《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詞:“只愁飛詔下青冥,不應霜塞遠,橫槊看詩成。”
(6).古代法律名詞。謂非有意犯罪。 元 關漢卿 《金線池》第四折:“失誤了官身,本該扣廳責打四十,問你一個不應罪名。” 元 孫仲章 《勘頭巾》第三折:“怎么把我也問個不應。”《水滸傳》第三回:“原告人保領回家,鄰佑杖斷有失救應。房主人並下處鄰舍止得個不應。”
員興宗名句,李巽岩四望樓名句
名句推薦
因風吹火,用力不多。
佚名《增廣賢文·上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