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魏了翁的《送宇文侍郎知廬州》
全文:
和戎八十年,尺箠不施寸。
彼方玄黃篚,此但青紫楦。
懷榮保妻子,是固人所賤。
蔌者倖邊功,橫行請十萬。
問學不素講,利慾所薰焮。
紅旗與黃紙,勇怯無定論。
淮浦唇大江,九重重分閫。
容台少常伯,忠孝在寢飯。
帝謂吾先正,嘗遺蠟書恨。
汝今其聞孫,未報君父怨。
九旗下青冥,往為忠義勸。
再拜亟祗命,當仁不敢遜。
黃金絡馬頭,茸纛立憲憲。
先聲劘塞垣,虜師不足遁。
鄰里會方山,疏余且有獻。
裴相昔守淮,董師征洄郾。
兵端寔蔡啟,深入非始原。
況今狃承平,士氣方曼曼。
民力苦剜創,帥債未折券。
如弱者御盜,高墉守關楗。
破羌趙營田,勝楚何繕堰。
但當強精神,勿與角勇健。
功名不入眼,兩斗待其困。
卻攜令名歸,太平待公建。
參考注釋
大江
(1) 大的江
(2) 中國的長江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
龜蛇鎖大江。——毛澤*東《菩薩蠻·黃鶴樓》
九重
(1).九層;九道。《楚辭·天問》:“圜則九重,孰營度之?”《韓詩外傳》卷八:“ 齊景公 使人於 楚 , 楚王 與之上九重之臺。” 三國 魏 曹植 《當牆欲高行》:“願欲披心自説陳,君門以九重,道遠 河 無津。”
(2).泛指多層。 元 無名氏 《氣英布》第四折:“九重圍里往來,直似攛梭;萬隊營中上下,渾如走馬。”
(3).指天門;天。《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一·漢郊祀歌一》:“九重開,靈之斿,垂惠恩,鴻祜休。” 唐 李白 《西嶽雲台歌送丹丘子》:“我皇手把天地戶, 丹丘 談天與天語。九重出入生光輝,東來 蓬萊 復西歸。”京劇《貴妃醉酒》:“好一似 嫦娥 下九重,清清冷落在 廣寒宮 。”
(4).指宮門。 漢 趙壹 《刺世疾邪賦》:“雖欲竭誠而盡忠,路絶險而靡緣。九重既不可啟,又羣吠之狺狺。”
(5).指宮禁,朝廷。 唐 盧綸 《秋夜即事》詩:“九重深鎖禁城秋,月過南宮漸映樓。”
(6).指帝王。 唐 李邕 《賀章仇兼瓊克捷表》:“遵奉九重,決勝千里。” 明 無名氏 《金雀記·作賦》:“明朝入禁中,奏聞九重。” 清 鈕琇 《觚賸續編·人觚》:“先是, 寶 ( 法寶 )出奔時,九重大怒,命大索天下。”
(7).指皇位。《敦煌曲子詞·酒泉子》:“隊隊雄軍驚御輦,驀街穿巷犯皇宮,祇擬奪九重。”
分閫
指出任將帥或封疆大吏。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檄移》:“故分閫推轂,奉辭伐罪,非唯致果為毅,亦且厲辭為武。” 唐 元稹 《李愬妻韋氏封魏國夫人制》:“ 愬 當分閫之際終無內顧之憂者,由此婦也。” 宋 張先 《喜朝天·清暑堂贈蔡君謨》詞:“佳景在,吳儂還望,分閫重來。” 明 屠隆 《綵毫記·預識汾陽》:“書生愧請纓,大將膺分閫。”《明史·劉寧傳》:“吾佩印分閫,分已足,獨未嘗大破敵,抱恨入地矣。”
魏了翁名句,送宇文侍郎知廬州名句